一、概況
(一)人口與地理
2020年馬里蘭州人口為617.72萬,占美國總人數的1.86%,其中白人占比58.5%,非裔占比31.1%,亞裔占比6.7%。州內設23個郡和巴爾的摩(Baltimore)獨立市,首府為海港城市安納波利斯(Annapolis)。
馬里蘭州位于美國東海岸,屬于南大西洋地區。其別稱為“自由之州”(Free State)。東臨大西洋與特拉華州接壤,北接賓夕法尼亞州,南與弗吉尼亞州及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毗連。面積約2.6萬平方公里,居全美各州第42位。
馬里蘭州氣候差異很大。東部與西部不同,南部與北部也有差異。東部沿岸平原夏熱冬溫,1月平均氣溫為2℃,7月平均氣溫為23℃;平均年降水量為1070毫米,冬雪不多。西部山地冬季氣溫常在0之下,雪量大;夏季涼爽,7月平均氣溫在20℃左右。
(二)歷史
馬里蘭地區在冰河時期結束就開始有人類活動。早期人類以捕獵和打撈牡蠣為生。在馬里蘭地區的印地安人以說亞岡昆語的部落為主。1629年,巴爾的摩男爵一世George Calvert向英王查爾斯一世申請了一片叫做馬里蘭省的屬地,馬里蘭的名字來源于查爾斯一世的王后瑪利亞。安那波利斯在1783年11月到1784年6月為美國臨時首都。1783年12月23日,喬治·華盛頓在安那波利斯辭去大陸軍總司令。1784年1月14日,美國國會在安那波利斯簽署巴黎協定,結束獨立戰爭。1786年9月11日,安納波利斯會議召開討論美國憲法,決定召開憲法大會。1812年英軍在火燒華盛頓后攻擊了馬里蘭最大的城市巴爾的摩,弗藍西斯·史考特·凱伊(Francis Scott Key)目睹英國海軍對McHenry堡壘的炮擊后,創作了美國國歌“星條旗永不落”(The Star-Spangled Banner)。
(三)交通
馬里蘭州地處波士頓到亞特蘭大走廊的中間,是美國最重要的交通樞紐,95號、195號、295號、395號和495號是重要的州際公路。巴爾的摩港是美國最繁忙的國際深水港之一,將美國東海岸與世界各地相連。主要機場是巴爾的摩─華盛頓瑟古德·馬歇爾國際機場(BWI)。
二、政治
州政府以州長為首席行政長官,設州長辦公室,下設分支機構,行政區劃主要以郡為單位。現任州長為共和黨人霍根(Larry Hogan)。議會分為參眾兩院。全州分為若干選區,每區一名參議員,2名眾議員,參議員任期4年,眾議員任期2年。
三、經濟
(一)主要經濟指標
2020年,馬里蘭州實際GDP為4227億美元,人均收入68258美元,分列全美各州第15位和第8位。
馬里蘭地處美國經濟發達地區,巴爾的摩—華盛頓大都會區是美國第四大零售消費市場,并在《財富》雜志最適合企業發展地區評比中名列全美第四。馬里蘭是美國高科技之鄉,從聯邦政府獲得的科研經費在全美各州中名列第二。州內有300萬高技術人才,專業高新技術人員密度排名全美第二,科學家和工程師密度排名全美第一。此外,巴爾的摩到華盛頓的高速公路兩旁設立了237家美國最重要的科研機構和實驗室等,近12萬名科學家和工程師在巴爾的摩—華盛頓大都會區居住和工作。這些專業人員是馬里蘭經濟增長因素中最活躍、最有創造力的一部分。
馬里蘭州是美國發展工業開發區、國際貿易園區和高科技園區方面的先行者,它是美國第三個實行工業開發區的州,同時也是第一批指定劃分工業區的州。馬里蘭州的工業區分布在馬里蘭州的西部、中部和東部沿海。
(二)主要產業
馬里蘭州的經濟主要為第三產業,尤其是以巴爾的摩為中心的運輸業。第二大產業為聯邦政府相關部門,如國防、航空航天工業和位于馬里蘭州的聯邦政府部門。其他經濟部門有信息產業、電信和制造業,以及食品、紡織、化學、印刷、鋼鐵、金屬加工、汽車等。近幾年,生物科學、環保等新興產業在州經濟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生物科學:馬里蘭州擁有350多家生物科學公司,是美國發展最快的群體,聯邦研發經費超過70億美元,人均聯邦研發經費排名全美第二。專業性和技術從業人員的比例居于美國州排名第二位;擁有博士學位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密集率居于美國州排名第二位。州政府已投資4.5億美元用于生物科學基礎建設。
環保行業:馬里蘭州的環保行業包括工業廢棄物處理、飲用水和污水處理、固體廢品回收、有害有毒廢品處理及新興的防污產業。這是一個較為年輕的行業,但發展非常迅速。它的產生受到了美國污染控制法令實施的推動,更是人們開始注重污染對社會危害的結果。環保行業所包括的服務與技術門類繁多,工程服務業和商業服務業是目前最大的兩個行業。美國國內對于環保服務及相關設備的需求量正在不斷增長,1990年實施的凈化空氣法案修正案也推動了環保市場的發展。另外,市內城市廢品填埋地數量的減少對廢品處理、回收及銷毀工藝中的新技術開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馬里蘭州各環保分支中,廢品處理,尤其是城市廢品處理發展較快。隨著越來越嚴格的反污染措施的實施,環保設備市場前景也將更加廣闊。
四、投資環境
Select USA網站顯示,2021年末,該州共有86項激勵政策(項目),部分激勵政策簡介如下。
(一)部分稅收優惠政策
創造就業稅收抵免(Businesses That Create New Jobs Tax Credit):馬里蘭州向企業提供稅收抵免,以鼓勵企業擴大生產或搬遷至馬里蘭州。
馬里蘭企業園稅收抵免(Enterprise Zone Tax Credit):在馬里蘭企業園落戶的企業可享有所得稅和財產稅抵免,以獎勵企業創造就業和投資。
研發稅收抵免(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ax Credit):在馬里蘭州經營的企業如果符合研發支出標準,經馬里蘭州商務經濟發展廳(DBED)批準后,可享有稅收抵免。
生物技術投資稅收抵免(BIITC):馬里蘭州為符合條件的生物技術公司提供所得稅抵免,抵免額度占投資的50%。該稅收抵免申請和批準本著“先來先得”的原則。
數據中心銷售和使用稅免除(Data Center Sales and Use Tax Exemption):在馬里蘭州設立或擴建并創造新的全職工作崗位的數據中心,購買合格的數據中心資產時,可以免除馬里蘭州的銷售和使用稅。
合同融資計劃 (CFP):合同融資計劃以直接貸款或金融機構貸款擔保的形式向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融資支持。
其它激勵措施包括:
馬里蘭經濟轉型基金(MEAF):協助小型企業升級制造業務、開發商業技術應用,或進入新的經濟領域競爭。
商業清潔能源退稅計劃 (C-CERP) :馬里蘭州通過商業清潔能源退稅計劃 向在該州內的設施上安裝清潔能源系統的企業、非營利組織、地方政府和馬里蘭州政府機構和部門提供清潔能源退稅。
完整的馬里蘭州激勵措施請參考http://selectusa.stateincentives.org/。
(二)在馬州營商的主要優勢
1、稅收政策環境:馬里蘭州稅收政策主要理念是確保公平和連貫性。除稅收削減和抵免政策外,該州對制造商不征收總收入稅,不征收公司特許經營稅,也沒有統一利潤稅和無形資產稅。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最新商業稅調查顯示,在馬里蘭州經營的企業繳納的州稅和地方稅的比例最低,商業稅占該州稅收總額的比例為32.1%,而全國的平均水平為44.4%。
2、地理位置和物流:馬里蘭州是美國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這里有美國最好的高速公路和四通八達的鐵路網。兩大國際機場,連接美國其他地區和世界各地。巴爾的摩港是美國最繁忙的國際深水港之一,將美國東海岸與世界各地相連。優越的地理位置極大地促進了馬里蘭州多元化經濟的蓬勃發展。
3、勞工環境:馬里蘭州在制造業方面排名位居后10位,制造業成本比全美平均水平低21%。馬里蘭州公務文書崗位的員工賠償金位居全美后7位,比全美平均水平低38%。
4、人才數量:在每10萬雇傭工人中擁有博士學位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方面,馬里蘭州位居第一;在職業和技術工人占勞動力比例方面,馬里蘭州位居第二;在高技術產業人才集中度方面,馬里蘭位居第15;在計算機和信息產業博士科學家集中度方面,馬里蘭位居第7。馬里蘭州地區教育網絡發達,擁有地方學院、社區大學、遠程教育中心。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馬里蘭州立大學系統、美國海軍學院、摩根州立大學等世界著名大學均坐落于此。
5、營商成本:馬里蘭州政府為外國企業在本地投資,提供廣泛支持,包括經營成本市場調研(勞動力數量、工資水平等)、建設選址、推薦律師和財務人員等。相比臨近各州,馬里蘭州的生活成本和經商成本(包括能源和房地產)較有競爭優勢。
6、400個研究中心以及60所大學高校是馬里蘭州創新與高等教育的促進因素。該州在聯邦政府研發投資支出中位居第二,每年獲得122億美元資助。
7、外國直接投資(FDI)強勁,是該州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來自30個國家的近500家外資企業坐落于此。馬里蘭州大型跨國企業包括英國航空航天系統公司(BAESystems)、英國石油公司(BP Oil)、FoodLion、GiantFood、本田(Honda)、宜家(IKEA)、凱杰(QIAGEN)、Teva等。
8、約有5000家在馬里蘭州經營的公司從事出口業務,向海外200多個國家出口近百億美元。
9、生活質量:該州居民生活質量較好,平均收入水平較高,公立學校系統為全美最好,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醫療保健。馬里蘭州常被視為“微縮版的美國”。該州居民享有并可以選擇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活動,包括海邊度假、空氣清潔的山里生活、喧囂的都市生活或古色古香的城鎮和村莊生活。
10、毗鄰美國首都:緊鄰哥倫比亞特區,國家統計局、消費產品安全委員會(CPSC)、環境保護署(EPA)、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稅務部(IRS)等大量聯邦機構設在馬州境內,還緊挨著174個外國使館,有豐富的政治、文化和外交資源。
五、經貿情況
(一)總體情況
2020年馬里蘭州貿易總額為433.28億美元。其中出口額126.86億美元,五大出口市場依次為加拿大、法國、荷蘭、日本、沙特阿拉伯。主要出口產品為民用航空及發動機部件、液化天然氣、診斷及實驗室用品、礦物產品和軍事用品等。進口額為306.42億美元,該州五大進口來源地依次為德國、墨西哥、日本、中國、加拿大。進口主要產品為運輸設備、機械設備、鋁合金、挖掘機等。
(二)與中國貿易關系
1、貿易情況
2020年,馬州對華貿易總額為30.63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為6.33億美元,進口額為24.3億美元,中國是馬州第六大出口市場和第四大進口來源地。
近六年該州對華出口情況
年度 | 對華出口 | 對全球出口 | 對華出口占其全球出口比重 | 中國是其第幾大出口市場 | 該州在美各州對華出口中的排名 |
2015 | 4.8 | 100.5 | 4.78% | 4 | 36 |
2016 | 4.8 | 96.6 | 5.0% | 5 | 38 |
2017 | 6 | 91.96 | 6.5% | 3 | 35 |
2018 | 5.78 | 120.76 | 4.78% | 7 | 33 |
2019 | 5.29 | 130.54 | 4.06% | 6 | 32 |
2020 | 6.33 | 126.86 | 4.99% | 6 | 34 |
單位:億美元
近六年該州自華進口情況
年度 | 自華進口 | 自全球進口 | 自華進口占自全球進口比重 | 中國是第幾大進口來源地 | 該州在美各州自華進口中的排名 |
2015 | 40.0 | 315.7 | 12.67% | 2 | 25 |
2016 | 31 | 306.9 | 10.10% | 4 | 25 |
2017 | 34.8 | 323.2 | 10.8% | 3 | 25 |
2018 | 35.83 | 351.73 | 10.19% | 3 | 25 |
2019 | 27.34 | 354.87 | 7.70% | 5 | 27 |
2020 | 24.3 | 306.42 | 7.93% | 4 | 28 |
單位:億美元
2、雙向投資
根據榮鼎集團數據,據榮鼎集團統計,1990年-2020年中資企業在該州直接投資額為5.46億美元,該州對華直接投資額為10.5億美元。中資企業主要投資于生物技術、制藥、先進能源技術等領域。馬里蘭州吸引中國企業投資的主要優勢是其擁有眾多大學和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發設施齊全。如中藥生產商天士力制藥在羅克維爾市投資,看中了鄰近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白橡園分部的便利,以提高中藥產品獲得批準的效率。出于同樣原因,北京昭衍新藥研究中心除已開展的藥品注冊技術咨詢業務外,也在本地區進行了制藥企業的綠地投資。
3、友好往來
馬里蘭州對華有1對友好省州關系和3對友城關系。1980年6月,馬州與安徽省結為友好省州關系。巴爾的摩與福建廈門,安納波利斯與湖南長沙,蒙哥馬利郡與陜西西安為姐妹城市。
2010年9月,馬州務卿約翰·麥克唐納(John P. McDonough)率領的馬里蘭友好訪華團對合肥進行了為期3天的訪問,期間參加了馬里蘭—安徽友好省州關系締結30周年的一系列慶祝活動。
2010年9月,州務卿約翰·麥克唐納先生和巴爾的摩市市長特別助理、國際事務主任芮妮·薩繆斯女士(ReneeSamuels)率馬里蘭友好訪華團前往廈門進行為期4天的訪問,并參加國際友好城市25周年慶祝活動。
2011年,馬里蘭州州長馬丁·奧馬利率友好代表團在滬簽署總金額約8600萬美元的投資項目,涉及領域包括生物醫藥、教育科技、公共行政管理等。在此間簽署的投資項目中,中國天士力集團將投資馬里蘭州,建立醫藥生產、展示和培訓基地。
2013年9月,浦東新區與美國馬里蘭州蒙哥馬利郡在上海簽署第二輪合作備忘錄,以期鞏固兩地友誼,推動雙方在經貿、科學、教育及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浦東新區區委副書記、區長姜樑,美國馬里蘭州蒙哥馬利郡郡長艾克·萊格特出席儀式并簽署備忘錄。
2014年8月,陜西省西安市與馬里蘭州蒙哥馬利郡結為友好郡市。
2017年6月,安徽省省委書記李錦斌訪問馬里蘭州,與霍根州長親切會談,雙方就科技、教育、環保合作達成共識。
2018年5月29日至6月2日,馬里蘭州舉辦“中國安徽周”活動,安徽省政府副省長周喜安率領經貿代表團來訪。
2019年10月,馬州州務卿史密斯率州馬業代表團訪問安徽和北京。
六、州投資促進機構
馬里蘭州商務經濟發展廳:
Maryland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地址:World Trade Center,401East Pratt Street, Baltimore,MD 21202
電話:+1-410-767-6300
網址:http://commerce.maryland.gov/
馬里蘭州中國中心執行主任:王天美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南京西路399號明天廣場A401室 200003
電話:+86-021-2308-1188
傳真:+86-021-230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