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烏克蘭戰爭將“嚴重阻礙”全球經濟復蘇,英國受到的打擊比大多數國家都要嚴重。
沖突正在推高食品和燃料的價格,國際機構預計這將減緩全球增長。
它下調了全球預測,并下調了對英國的展望。
報告稱,這意味著英國將不再是七國集團中增長最快的經濟體,而在 2023 年將成為最慢的經濟體。
該機構表示,由于價格壓力導致家庭削減支出,英國經濟增長將放緩,而利率上升預計將“冷卻投資”。
現在預計英國經濟今年將增長 3.7%,低于 1 月份預測的 4.7%。
然而,預計明年英國將成為 G7 和歐洲主要經濟體中增長最慢的國家,僅為 1.2%,與此前預期的 2.3% 相比幾乎減半。
在更廣泛的 G20 集團中,除了受到嚴厲制裁的俄羅斯之外,2023 年英國的數字是最慢的,其中包括中國和印度等國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英國是 2021 年增長最快的 G7 經濟體,預計 2022 年將成為第二快的經濟體。
2023 年英國的低增長率預測部分是由于英國從大流行中反彈的速度比一些 G7 同行要快。
然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英國也在與高通脹作斗爭,這將在 2023 年打擊經濟增長,因為人們隨著實際收入的減少而削減開支。該組織預計通脹將在 2022 年底達到 9% 的峰值。
它表示,利率上升還將在 2023 年和 2023 年減緩英國經濟,而取消某些稅收減免等政府政策將在那時減少商業投資。
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英國退歐將抑制出口增長,并將通過減少移民繼續使與大流行相關的勞動力供應“傷痕累累”。
該組織的一位發言人補充說:“然而,英國退歐的影響會持續數年,并不是 2023 年經濟放緩的主要驅動因素。”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其 189 個成員國合作,努力穩定全球經濟,包括向陷入困境的國家發放短期貸款和援助。
它說,通貨膨脹現在在許多國家是一個“明顯而現實的危險”,而且這種情況加劇了冠狀病毒大流行帶來的供應壓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研究部主任皮埃爾-奧利維爾·古林查斯在該組織的《2022 年世界經濟展望》中寫道:“在短短幾周內,世界再次經歷了一場重大的變革性沖擊。”
“正如從大流行引發的全球經濟崩潰中出現的持久復蘇出現在眼前一樣,這場戰爭創造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前景,即近期的大部分收益將被抹去。”
該組織表示,預計今年全球增長率僅為 3.6%,比戰前的預測下降了近一個百分點。
世界銀行還表示,將其增長預測從 4.1% 下調至 3.2%。
沖突已經摧毀了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經濟,西方在入侵后通過制裁切斷了它們與主要貿易和金融網絡的聯系。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烏克蘭今年將面臨 35% 或更多的嚴重萎縮,而俄羅斯經濟預計將萎縮 8.5%。
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說,由于俄羅斯是主要能源生產國和小麥和玉米等主食的主要供應商,與烏克蘭并駕齊驅,其后果將遠遠超出其國界。
世界經濟接連發生了兩次劇烈沖擊——大流行和烏克蘭戰爭。
后者是在前者造成的問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阻礙了原本健康的復蘇,并導致價格以更快的速度上漲。
在全球最大的能源供應商之一入侵全球最大的食品出口國之一之前,食品和能源價格已經因大流行后的供應瓶頸而上漲。
但現在,中國部分地區因新冠疫情而實施的嚴格封鎖出現了新的瓶頸。
依賴糧食進口的貧困國家的價格上漲危及社會穩定。
對通脹變得根深蒂固的擔憂正導致全球央行行長提高利率。反過來,這也提高了許多國家在大流行期間積累的創紀錄債務的借貸成本。
所以這一切都需要世界新老金融強國之間的一些技巧和合作。但這是近來又一種供不應求的商品。
“戰爭的經濟影響正在廣泛傳播——就像從地震中心發出的地震波一樣,”它說。
報告稱,在經濟尤其緊密交織的德國,戰爭可能會使經濟增長下降 1.7 個百分點。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即使在與俄羅斯和烏克蘭幾乎沒有直接貿易的國家,家庭也會感受到戰爭的影響,因為央行通過提高利率來應對更快的通脹,從而使借貸成本更高。
例如,在美國,該組織將其對 2022 年的增長預測下調了 0.3 個百分點至 3.7%,理由是利率可能會更激進地上升。
總體而言,通脹壓力明顯低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1 月份發布先前預測時的情況。
它現在預測,“發達經濟體”的通脹今年將達到 5.7%,而新興市場可能達到 8.7%。
預計英國明年的通脹率將達到 5.3%,是 G7 中最高的,并且高于所有歐盟成員國,在 G20 中只有陷入危機的阿根廷、土耳其和俄羅斯超過。
“對于許多國家來說,通貨膨脹已經成為一個明顯而現實的危險,”古林查斯在博客中寫道。
石油出口國等少數國家正在受益。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沙特阿拉伯的增長將比 1 月份強勁。
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補充說,風險并非純粹是經濟上的。
它說,戰爭還造成了難民危機并加劇了政治緊張局勢,有可能“世界經濟更永久地分裂為具有不同技術標準、跨境支付系統和儲備貨幣的地緣政治區塊”。
“這種‘結構性轉變’將導致長期效率損失,增加波動性,并對過去 75 年來管理國際和經濟關系的基于規則的框架構成重大挑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
財政部發言人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將令英國的許多人和家庭感到擔憂”。
發言人說:“然而,我們在過去兩年提供的支持使我們的經濟處于應對這些不利因素的有利位置,包括通過創紀錄的就業人數和從大流行中強勁的經濟復蘇。”
工黨影子財政大臣雷切爾·里夫斯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顯示了英國經濟面臨的極端挑戰”。
“雖然全球力量確實發揮了作用,但預計英國明年的增長將是所有 G7 經濟體中最慢的,而且通脹率最高,這表明英國處于獨特的糟糕境地。
她說:“今年通脹失控導致生活成本危機打擊了全國各地的家庭,需要采取果斷和緊急的行動,”她重復工黨呼吁對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征收暴利稅的呼吁。
自由民主黨財政部發言人克里斯蒂娜·賈丁(Christine Jardine)表示,英國政府“未能保護英國免受不斷上升的能源賬單和飆升的通脹影響,但他們繼續將人們的稅收提高到 70 年來的最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