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正在競相削減對依賴石油的行業的敞口,因為十多年來最高的原油價格引發了對全球經濟的擔憂,并對剛剛擺脫大流行影響的行業造成新的打擊。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大宗商品市場動蕩,布倫特原油價格升至 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前不久以來的最高水平,并將歐洲天然氣價格推至新高。
如果其他國家效仿美國對俄羅斯實施石油禁運,而克里姆林宮將通過關閉自己的原油和天然氣供應進行報復,那么能源價格可能會飆升的前景讓金融市場感到緊張。
被投資者盯上的公司從航空公司延伸到那些在制造過程中依賴石油的公司。美國航空公司受到重創,本月股價下跌近五分之一,其債務是垃圾債券市場中表現最差的公司之一。
低成本航空公司 Wizz Air 是最受投資者回避的歐洲航空公司之一,而達美航空公司 2029 年到期的 6 億美元債券的收益率已飆升至冠狀病毒大流行摧毀航空業以來的最高水平。輪胎制造商固特異輪胎橡膠的股票和債券也受到了處罰。
國際石油基準布倫特原油上周初升至近 140 美元,僅比 2008 年 7 月創下的紀錄低幾美元。周五收于每桶 112.67 美元,過去 12 個月上漲了 60% 。
“鑒于俄羅斯在全球能源供應中的關鍵作用,全球經濟可能很快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能源供應沖擊之一,”高盛經濟學家表示,該公司預測原油價格可能達到每桶 175 美元。
盡管大宗商品價格的漲幅在上周末有所放緩,但經濟學家和分析師警告稱,如果能源價格保持在高位,對企業和主要經濟體健康的威脅將會增加。
“這是一個緊急情況,”美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商之一赫斯公司的負責人約翰赫斯表示,這與西方石油和先鋒自然資源等集團的警告相呼應。全球最大的石油市場美國的汽油價格已經創下歷史新高,分析師預計它們將繼續上漲。
歐洲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上周警告稱,入侵烏克蘭對歐元區經濟造成了“重大沖擊”,因為歐洲央行預測未來三年通脹將上升,增長將放緩。
歐洲公司已經受到天然氣價格飆升的打擊,俄羅斯將天然氣視為其主要出口產品之一。世界上最大的氰化鈉生產商捷克集團Draslovka本周末透露,由于價格上漲,它已被迫暫停在歐洲的生產。
迄今為止,油價上漲加劇了美聯儲面臨的挑戰,美聯儲已經在努力控制通脹,盡管入侵后出現動蕩,但預計本周將加息。
然而,華爾街越來越擔心更高的能源成本最終會打擊消費者并擠壓美國公司。高盛和富國銀行的經濟學家上周下調了對美國經濟的增長預期。
美國銀行信貸分析師 Oleg Melentyev 表示,持續上漲至每桶 125 美元以上將是有害的。“信貸壓力可能會增加,信貸利差可能會擴大,如果我們超過這個水平,達到每桶 150 美元,甚至可能是信貸緊縮,”他說。“你可能會遇到信貸市場基本上陷入困境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