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泰國稻米價格自年初以來持續下降,預期全年稻農出售稻谷的平均價格將下探4年低谷,成為每噸約9,040泰銖,同比下降20.3%。壓抑泰國稻米價格的主要因素包括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導致政府實施封鎖措施進而影響國內消費、洪災、稻米出口因集裝箱短缺而降至10年來最低水平以及泰國稻米品種多樣化不足且開始難以滿足國際市場需求。上述壓力因素導致泰國稻米價格進一步下跌,使水稻種植農面臨困境。
但是,觀察泰國稻米價格走勢發現,泰國稻米作為大宗商品,其價格往往隨世界市場價格變化而波動。此外,競爭對手、天氣狀況等多種壓力因素也使稻米價格無法繼續保持良好水平。稻米價格長期以來一直是復雜的結構性問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難度相當大,因此泰國稻米價格要上升并穩定在較高水平仍需時日。
開泰研究中心預期,2022年稻米價格在2021年走出低谷后回升,但仍是源于低基數的增長。預計稻農出售稻谷的平均價格可望達到每噸約 8,900-9,400泰銖,與2021年相比并沒有太大變化,僅同比萎縮1.6%至同比增長4.0%,與2016-2020年5年每噸10,259 泰銖的均價相比仍處于較低水平。推動2022年稻米價格走高的支持因素來自供給側,預期集裝箱短缺導致供應中斷的問題可望在2022年下半年得到進一步緩解;泰銖對美元趨于走軟將有助于支持泰國稻米出口好轉;同時各國重視食品安全趨勢使國內外市場對稻米的需求進一步獲得支持而推升稻米價格上揚。
不過,必須密切關注去年以來持續影響稻米價格的挑戰因素,如全球市場競爭激烈,尤其是印度和越南等競爭對手稻米單產每萊產量高于泰國,使其生產成本低于泰國,從而能以低于泰國的價格搶占更多市場份額。同時,競爭對手還積極開發能更好滿足市場需求的優質稻米品種,如中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消費者日益青睞的軟質米,以及符合長期消費趨勢的有機稻米等。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因奧密克戎變異毒株(Omicron)的出現而存在高度不確定性,成為影響稻米價格的又一挑戰因素。
開泰研究中心認為,稻米價格結構問題錯綜復雜,長期影響泰國稻米價格,并將持續到 2022年。盡管2022年稻米價格將有所上揚,但與往年相比仍處于較低水平。此外,稻農還須面對勞動力成本和化肥價格等生產要素因通貨膨脹而上漲問題以及勞動力短缺問題,所有這些均影響稻農收入。這意味著解決稻米價格問題必須多管齊下。因此,政府采取措施扶持稻米價格以在短期內保障稲農收入是必要的,盡管這種做法將不可避免地對政府預算產生影響。不過2022年稻米價格趨向上揚有助于在短期內減輕政府的水稻種植農收入擔保計劃所需要的財政預算。
開泰研究中心建議,中長期解決稻米價格問題必須整合多方面的方針,特別是生產部門的升級是推動泰國稻米發展真正的重要引擎,其中包括:建設農田灌溉系統以保障稻米種植所需的水資源;提高農民在中下游加工流通流程的參與度;通過大田種植共享生產要素來降低生產成本;以及研究開發滿足高端消費市場需求的高產優質水稻品種等。
信息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bEuBY34eb8jJ3nbtErW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