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制造業在第二季反彈,推動整體經濟進一步復蘇。經濟師普遍看好今年經濟前景,不少經濟師也上調今年經濟增長預測。貿工部星期五(7月12日)發布的初步預估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2.9%,延續了上一季3.0%增速,也優于彭博社經濟師預測的增長2.7%。經季節性調整,第二季經濟環比增長0.4%,略高于第一季的0.3%。同時,貿工部將第一季預估經濟增速由2.7%修正為3%。
就各領域表現,它們都處于擴張狀況。其中,制造業同比增長0.5%,扭轉了上一季度1.7%的萎縮趨勢;建筑業增長由上一季的4.1%擴大為4.3%。
整體服務業增長有所放緩,從第一季的4.3%,到第二季放緩至3.3%。在服務業中,批發與零售貿易以及交通與倉儲業由3.9%放緩至2.5%,資訊與通信、金融與保險,以及專業服務業由5.7%放緩至5.6%,住宿與食品、 房地產、行政與支援服務及其他服務業由3%放緩至1.9%。
馬來亞銀行經濟師蔡學敏和李順榮指出,在電子業的帶動下,制造業反彈正推動經濟復蘇,這抵消了服務業的放緩。至于服務業放緩的原因,他們認為是報復性消費和旅游的推動力逐步消退。
考慮到電子業復蘇和整體復蘇情況,蔡學敏和李順榮將2024年全年經濟增長預測從原來的2.4%上調至3%。他們還預計,貿工部將在8月底發布第二季完整經濟數據時,將官方全年預測范圍由當前的1%至3%,上調到2.5%至3.5%。
星展銀行經濟師蔡漢廷將全年經濟增長預測從2.2%上調至2.7%。他表示,由于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反彈,貿易相關服務保持擴張,外部主導行業將繼續為新加坡經濟提供支撐。不過他也提到,地緣政治等因素可能帶來下行風險。今年11月的美國總統選舉帶來重大不確定性,如果特朗普當選,可能會對中國進口商品征收60%關稅,對其他國家進口商品征收10%關稅,這將對全球貿易和高度依賴貿易的新加坡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渣打銀行經濟師許添威認為,我國第二季GDP強勁增長,反映出外部需求復蘇。與此同時,部分服務業表現說明國內需求可能在減弱。他說,隨著全球貨幣政策放寬,外部需求改善,經濟增長勢頭回升可能重新引發通貨膨脹壓力。他認為,金管局將在7月聲明中維持政策不變。“除非經濟增長意外下滑,否則金管局不會放寬貨幣政策。如果核心通脹在未來幾個月繼續保持在3%左右,新元名義有效匯率(S$NEER)可能保持在中間點上方的1%至1.5%之間。”
蔡學敏和李順榮預計,由于經濟增長恢復且核心通脹保持頑固,金管局將在今年7月和10月維持當前的溫和升值立場。
大華銀行副經濟師許俊杰則認為,金管局可能在10月實行貨幣政策正常化。他預計,如果沒有進一步的外部沖擊,2024年核心通脹平均為3%,2025年在基數效應作用下會降至1.6%。.
新加坡聯合早報丨來源
新加坡聯合早報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