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亞太總站主辦、中資企業(新加坡)協會協辦的“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新機遇”新加坡專場研討會成功舉辦。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公使張徐民、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亞太總站副站長李風、中資企業(新加坡)協會會長譚志勇出席研討會并致辭。會議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加坡站首席記者鄧雪梅主持,50多位來自新加坡以及東盟機構的智庫、學界、企業界和新聞媒體人士參加了研討會。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公使張徐民致辭時表示,中國式現代化破解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諸多難題,創造了人類文明的新形態,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中國的高質量發展將為地區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最終讓中國—東盟實現雙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亞太總站副站長李風認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道路不僅在帶領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發展目標,也在為維護全世界的和平、開放、公正和發展貢獻力量。
中資企業(新加坡)協會會長譚志勇認為,站在新的起點上,隨著“一帶一路”向更高質量發展,中國、新加坡以及東盟其他各國企業的合作將更密切、更全面。近年來,中國和新加坡企業合作到第三方國家市場發展,已經成為了兩國政府及企業間的廣泛共識。
譚志勇表示,中資企業(新加坡)協會的會員企業數量有8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強旗下的直屬企業超過60家,業務涉及到國民經濟各行各業。多年來,協會與新加坡及區域國家政商各界建立了密切的聯系。未來,中資企業(新加坡)協會將進一步暢通交流渠道、搭建合作橋梁、為中新兩國乃至東盟各國工商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持與服務,共同發現新的機遇、拓展新的市場、助力新的經濟發展。
新加坡政府前首席經濟學家、南洋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陳光炎在演講中關注了中國兩會提出的新發展目標,他說,作為東盟最大的貿易伙伴和最重要的發展引擎,中國2023年表現出的經濟復蘇與強勁反彈將幫助東盟度過日益動蕩和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貿易環境。他特別指出,面對美國的脫鉤和遏制政策帶來的挑戰,中國仍然強調了中國要堅持對外開放的承諾,這表明了中國不斷增強的民族信心。
新加坡國際事務學會高級研究學者胡逸山稱贊了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在經貿、投資、基礎設施、農業、人文等領域取得的合作成果,他相信中國可以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中起到領頭羊的作用,充分激發RCEP在區域合作中的潛力。他還期待東盟與中國在進行經貿合作時多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
新加坡專場研討會受到與會者的高度評價和媒體的廣泛關注。參會嘉賓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是東南亞國家加快發展的重要機遇,中國的高質量發展將成為東南亞國家經濟騰飛的助推器。
(文字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加坡站供稿,中企協秘書處編輯及照片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