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文版1月27日報道: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發布的年度投資數據顯示,去年吸引到的固定資產投資為118億元,與2020年之前的五年平均水平相當。新加坡在2015年至2019年吸引到的固定資產投資平均為113億元。
新加坡在2021年吸引到11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比前年減少大約三成,但仍超出中長期目標。
經濟發展局昨天發布的年度投資數據顯示,當這些項目全面落實時,估計可在未來五年創造1萬7376份工作,每年帶來約168億元經濟增值。
去年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較前年的172億元減少31.4%,后者是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新經發局指出,盡管新冠肺炎疫情帶來挑戰,新加坡去年吸引到的固定資產投資仍符合80億元至100億元的中長期目標。
新經發局主席馬宣仁在記者會上說:“這再次證明了新加坡作為企業在亞洲設立區域總部和全球總部的首選地點的地位,也說明了新加坡是許多主要行業在全球供應鏈的一個關鍵節點。”
若從各個領域來看,2021年的固定資產投資主要由半導體和生物科技公司的大型制造項目推動,這些項目占了50%以上。
與2020年一樣,電子業依然是貢獻固定資產投資最多的領域,占42.3%。生物醫藥制造的占比則從3.7%擴大至15%。
新加坡也成功吸引農業食品和化工與材料等行業的新投資。
新經發局指出,各個領域加速數碼化,數碼經濟增長為去年吸引到的業務總開支(Total Business Expenditure,簡稱TBE)貢獻顯著。過去10年,數碼領域通過經發局相關投資所創造的就業機會的份額增加了將近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