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文版1月13日報道:亞洲可持續發展債券市場過去五年顯著增長。去年亞洲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債券的總發行額達到1180億美元(1593億新元),高過2019年和2020年籌集的資金。
瑞銀:需求增加政府支持 有關債券未來三年預計翻倍
瑞士銀行(UBS)因此預料,投資者需求和政府支持將推動這類債券的發行,使得亞洲可持續發展債券在未來三年翻倍。
該銀行亞太區可持續金融主管郭木財昨天在電話會議上指出,亞洲可持續債券的發行,將會獲得政府計劃的支持,這些計劃顯示區域認真看待ESG的實踐。
例如,中國承諾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韓國預計到2050年實現同一目標。
新加坡也宣布2030年新加坡綠色發展藍圖(Singapore Green Plan 2030),包括詳細的碳減排目標;中國香港推出了支持可持續發展和促進定期發行的綠色債券框架。
他預見電動車市場將有爆發性增長,到2025年約25%的新車可能實現電動化,而到2030年電動車將占新車的60%至70%。
郭木財指出,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一些最大型的汽車制造商以及最為廣泛的汽車供應鏈也在亞洲。該行在整個價值鏈中看到了廣泛的投資機會。
綠色債券發行量 中國全球第二高
瑞銀在綠色科技、清潔空氣和碳減排方面也看到了投資機會。隨著國內和全球對清潔能源設備的需求激增,中國的太陽能和風能產業有望實現高速增長。
“世界各國政府制定雄心勃勃的再生能源目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渦輪機訂單涌入,而中國供應商在這些領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
瑞銀認為,中國在儲能運營商、電動車制造商、電池制造商、電網設備制造商和氫氣供應商等領域的創新處于特別有利的地位。中國的綠色債券發行量,目前已居全球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