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文版1月13日報道:盡管新加坡及區域經濟今年預計保持增長動力,但本地企業仍面臨通貨膨脹上揚以及各國中央銀行加息、借貸利率升高的風險。大華銀行環球經濟與市場研究主管兼執行董事全德建提醒,這可能對企業的業務擴張及成本管控形成挑戰。政府預期調高消費稅,商家也須做好應對措施。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昨日在裕廊鎮大會堂舉辦2022年經濟展望論壇,出席專家學者及企業人士圍繞上述課題展開熱烈討論。
總商會會長黃山忠注意到,通脹對全球經濟和民生造成一定的沖擊,當下商界和投資者都十分關心如何加強資產保值。
他說,疫情期間各國施行寬松貨幣政策是全球通脹走高的主因,“疫情后期經濟活動迅速恢復,導致原料短缺、供應鏈中斷,商品價格急劇上漲。”
黃山忠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強調,各行各業都面臨通脹壓力,借貸利率升高也導致融資成本上揚,他提醒商家在業務擴張方面應保持謹慎。
中華總商會總務委員會主席白毅柏受訪時表達了商家對當前困境的無奈,他也是新加坡食品廠商聯合會永久名譽會長。他指出,船運費飆漲使產品出口外銷面臨極大挑戰,成本持續加重更令業者吃不消,不得不調高售價。“我們一定要調,不調不行。”
作為論壇嘉賓的全德健認為,企業在高通脹環境如何優化成本將變得十分關鍵。為了應對借貸利率升高,商家要提前做好準備,鎖定借貸利率及安排再融資。“雖然目前利率仍低,但如果再融資,可能面對更高利率。”
針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鮑威爾表明美聯儲可能加息更多次,并更早、更快地縮減資產負債表以遏制美國持續的高通脹,全德健表示美聯儲今年確實有可能會加息四次,新加坡新加坡銀行同業拆息率(SIBOR)勢必跟著上揚,SIBOR將會上升至超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