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的電力危機威脅到制鋁關鍵原料——鎂的供應,一些世界最大汽車制造商或將因鋁短缺陷入癱瘓。鎂是一種制造鋁合金的關鍵原材料,從汽車變速箱到轉向器、座椅框架和油箱蓋等許多汽車零部件都需要用到鋁合金。中國幾乎壟斷了鎂市場。由于目前中國的生產限制,歐洲的鎂庫存已經降低到了危險的地步。
巴克萊(Barclays)分析師阿莫斯?弗萊徹(Amos Fletcher)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在鋁片和鋁塊生產中,鎂沒有替代品。在鎂的下游需求中,汽車板材占35%,如果鎂的供應停止,整個汽車產業都可能被迫停工。
美銀證券(BofA Securities)分析師也在報告中指出,鎂短缺可能造成可用的鋁短缺,這隨后也可能沖擊汽車制造。
加拿大金屬企業Matalco上周告訴客戶,獲取鎂的渠道已經“枯竭”,如果短缺持續存在,它將不得不減少明年的鋁坯料產量。
上述警告表明了中國的鎂供應危機在影響全球供應鏈、推高關鍵工業材料價格,并加劇關于通脹的擔憂。
雖然半導體短缺一直是汽車業今年面臨的主要問題,但現在關注點正在轉向鎂。全球約85%的鎂產量來自中國,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陜西省榆林市。由于鎂很難儲存(放置3個月后就開始氧化),如果中國不增產,今年年底之前鎂庫存將降低至危險水平。這已反映在價格中。根據估價公司阿格斯(Argus Media)的數據,輸歐鎂價過去一個月已飆升75%,達到每噸逾9000美元的創紀錄高點。
在本月早些時候發布的聲明中,德國有色金屬行業協會WV Metalle預計目前德國和全歐洲的鎂儲備將在2021年11月底之前耗盡,并呼吁德國政府與中國緊急開展外交談判。
其他行業組織也發出了警報。歐洲鋁業協會(European Aluminium)(成員包括挪威海德魯、力拓集團和美國鋁業)要求歐盟和各國政府做出緊急響應,努力讓中國相關方面立即采取行動。并表示,目前的鎂供應短缺表明了歐盟本區域經濟依賴中國所帶來的風險,歐盟必須強化工業金屬戰略。
大宗商品咨詢公司CRU研究經理斯蒂芬?威廉森(Stephen Williamson)表示,與歐洲不同,北美確實擁有自己的大型金屬生產商美國鎂業(US Magnesium),該公司提供了某種程度上的保護。“北美鋁生產商也在積極利用它們的廢料供應鏈,以填補原鎂采購缺口。”
目前,許多金屬的庫存都非常低。銅尤其如此。訂單激增后,倫敦金屬交易所(London Metal Exchange)的銅庫存上周五跌至197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銅價上周上漲10%,周一達到每噸10400美元,接近5月每噸10747美元的創紀錄價格。
過去一個月,倫敦金屬交易所倉庫中尚未預約提貨的銅庫存從逾15萬噸驟降至略高于2.1萬噸。在中國,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銅庫存已跌至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