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亞洲日報2月18日報道,韓國銀行(央行)2月16日公布《進出口物價指數》統計顯示,1月韓國進口物價指數(初步統計,以2015年的100為基準值)為135.44,環比(132.53)上漲2.2%,從進口物價指數漲跌率來看,自2023年11月(-4.4%)和12月(-1.7%)下降后,時隔三個月轉為上漲。
按商品種類來看,原材料以礦產品(3.7%)為中心環比上漲3.5%。中間材料總體上漲1.6%,其中電腦、電子及光學儀器上漲3.7%,煤炭及石油產品上漲2.7%。資本貨物和消費品也環比分別上漲1.2%和1.8%。在具體產品中,天然氣(7.2%)、航空煤油(9.3%)、咖啡(7.1%)等漲幅較大。1月韓元兌美元的平均匯率為1323.57韓元,較前一個月(1303.98韓元)上升1.5%。剔除匯率影響,以合同貨幣為準的進口物價環比上漲0.8%。
另外,上月出口物價指數為118.63,同比(114.95)上漲3.2%。與前一個月相比,出口物價指數漲跌率也在2023年11月(-3.5%)、12月(-1%)下降后時隔3個月轉為上漲。
按商品種類來看,農林水產品和工業產品分別上漲0.4%和3.2%。工業產品方面,電腦、電子及光學儀器(7.4%)、煤炭及石油產品(4.2%)、化學產品(2.3%)等漲幅較大。DRAM環比上漲17%,同比上漲9.4%;系統半導體(閃電內存)環比上漲16.9%,同比上漲45%。
韓國銀行物價統計組長劉成旭表示,半導體出口物價連續6個月環比上漲。與2023年同月相比,時隔19個月再次出現上漲。據分析,高規格產品需求擴大,供應商減產導致庫存下降,進而推動半導體出口價格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