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共建“一帶一路”,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
中國貿促會充分發揮體制機制優勢、貿促系統優勢及國際化資源優勢,通過30 個駐外代表處和300 多個多雙邊工商合作機制,為企業對外投資搭建平臺、提供信息、開展培訓、維護權益,發起成立“一帶一路”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與解決組織、全國企業合規委員會,發布《中國境外經貿合作區投資指南》,助力“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和中國企業對外投資行穩致遠。
企業是對外投資合作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企業積極開展對外投資,投資范圍遍及世界各地,投資領域日益拓展。同時,企業在對外投資中也面臨著對東道國(地區)政策法規、營商環境及潛在風險不了解,實用經貿信息匱乏等困難,導致企業在對外投資過程中水土不服甚至遭受不必要的損失。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的世界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企業對外投資面臨更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需要及時了解東道國(地區)吸引外資政策變化,準確評估投資風險和機遇。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BOSNIA AND HERZEGOVINA,BOSNA I HERCEGOVINA),簡稱波黑。 面積 5.12萬平方公里。人口 384萬(2010年),其中波黑聯邦占62.5%,塞爾維亞族共和國占37.5%。主要民族為:波什尼亞克族(即原南時期的穆斯林族),約占總人口43.5%;塞爾維亞族,約占總人口31.2%;克羅地亞族,約占總人口17.4%。三族分別信奉伊斯蘭教、東正教和天主教。官方語言為波什尼亞語、塞爾維亞語和克羅地亞語。首都:薩拉熱窩(SARAJEVO),人口45萬人(2004年)。國家元首:主席團行使國家元首職責,由波什尼亞克、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三族各一名代表組成,任期4年。主席團主席為輪值制,由三族代表每8個月輪換一次。本屆主席團于2010年10月組成。主席團成員為:奈博伊沙·拉德馬諾維奇(NEBOJŠA RADMANOVI?,塞族)、熱利科·科姆希奇(?ELJKO KOMŠI?,克族)和巴基爾·伊澤特貝戈維奇(BAKIR IZETBEGOVI?,波族)?,F任輪值主席為奈博伊沙·拉德馬諾維奇。 波黑由波黑聯邦和塞族共和國兩個實體組成。波黑聯邦下設10個州,塞族共和國下設7個區。1999年,設立布爾奇科特區,直屬國家。
據中國海關統計,2017年,中波貿易總額為1.36億美元,同比增長26.4%。2018年,中波貿易總額1.87億美元,同比增長37.9%。其中中國向波黑出口10973萬美元,同比增長39.9%;自波黑進口7740萬美元,同比增長35.3%。中國對波黑貿易順差3233萬美元,同比增長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