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額達 1537.1 億美元, 首次位居全球第一,在全球直接投資中的影響力不斷擴大。中資企業合理有效利用境外市場資源,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和競爭,助力東道國經濟社會發展,也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活力。
為更好地幫助企業了解和熟悉當地營商環境,有效防范化解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在內的各類風險,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和駐外使領館經商機構編寫了 2021 版《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全面、客觀地反映對外投資合作所在國別(地區)宏觀經濟形勢、法律法規、經貿政策、營商環境等走出去企業關心的事項。在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和全球發展新動能的背景下,《指南》對部分國別(地區)發展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的有關政策法規、發展現狀和國際合作給予關注。
黑山是歐洲最年輕的國家,2006年脫離“塞爾維亞和黑山”獨立并加入聯合國。黑山是歐洲面積最小的國家之一,地處巴爾干半島中西部,國土面積1.38萬平方公里,接近于北京的面積,人口62萬,與中國澳門相當。
目前,黑山是北約成員國、歐盟候選國。黑山是中歐自由貿易協定成員國,與阿爾巴尼亞、波黑、北馬其頓、摩爾多瓦、塞爾維亞等成員國實行自由貿易;與歐盟簽有特殊貿易安排,與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包括冰島、挪威、瑞士、列支敦士登)、俄羅斯、土耳其和烏克蘭簽有自由貿易協定,黑山商品可以免稅進入擁有8億消費者的市場。黑山實行開放政策,大力吸引外資。除投資環境安全、經濟輻射潛力大外,黑山在引資方面還有以下優勢:政局穩定、社會治安良好、法律與歐盟法規趨同、官方貨幣為歐元、創業流程簡便、稅收優惠政策多和外國投資者享有國民待遇等。根據世界經濟論壇《2019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黑山在全球最具競爭力的140個國家和地區中排第73位;世界銀行發布的《2020年營商環境》顯示,黑山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營商環境排名第50位。
從前南聯盟時期經濟落后地區發展成為入盟排頭兵,黑山雖然在經濟領域取得了長足進展,但痼疾仍存,如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經濟規模小、商品缺乏競爭力、外貿逆差大、公共債務率高、失業率高等,但這些亦為深化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
隨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蓬勃發展,中國與黑山雙邊關系迎來了歷史最好時期,兩國高層交往頻繁。2021年2月,久卡諾維奇總統以視頻方式參加習近平主席主持的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峰會。。中國路橋承建的黑山南北高速公路優先段項目,是“一帶一路”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框架下重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亦是兩國經貿合作旗艦項目,被黑山方譽為“世紀項目”;上海電力投資建設的莫茹拉風電項目,是我國在中東歐地區首個三方合作可再生能源項目;中土集團完成黑山鐵路改造項目,東方電氣正在參與黑山火電站生態改造項目。兩國交通、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合作方興未艾,雙方企業還在探討一系列涉及農業、礦產和水資源開發、旅游、中醫藥等領域的合作項目,雙邊經貿合作前景廣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