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駐意大利代表處應邀參加由意中基金會、意中商會主辦的《消費驅動中意經貿合作》調查報告發布會。意中基金會主席馬里奧·波塞利、中國駐意大利大使李軍華、意大利駐華大使Luca Ferrari(方瀾意)出席會議并講話。姚魯杰副總代表及來自中意工商界近200名人士參會。駐意大利代表處作為支持單位,協助意中商會進行了籌備宣傳工作。
波塞利首先向參會者表示歡迎,并表示,中國是意大利的合作伙伴,也是世界經濟發展重要推動者,中國不斷開放的市場、不斷增強的消費能力,為意大利企業開拓中國市場,分享發展紅利提供了寶貴機遇,中意企業在電子機械、醫藥、時尚等許多領域合作潛力巨大。
李軍華表示,中意貿易合作的表現令人鼓舞。中國是意大利在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意大利則是中國在歐盟的第四大貿易伙伴。其對意方企業在華拓展的前景充滿樂觀,因為中國擁有14億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巨大市場蘊含無限商機;中國正加速包括金融業在內的多個領域對外資開放,營商環境在不斷優化;創新發展、數字經濟、綠色環保、醫療康養等領域是未來增長的重點,中意合作具有巨大合作潛力。
Luca Ferrari(方瀾意)表示,盡管新冠疫情肆虐,中意經貿增長仍然迅速,尤其是意大利對華出口額增長尤其亮眼,今年前9個月的出口額同比增長超過30%。中國對進口意大利產品持支持態度,意大利企業對向中國出口也有巨大熱情,今年有超過100家意大利企業參加了進博會。進博會顯示了中國的自信,表明了中國充分了解其市場對其他國家的價值。參展企業不僅著眼于展會的成果,也著眼于中國市場提供的機遇。
意中基金會首席運營官、意中商會秘書長馬可·貝廷和意中基金會企業研究中心負責人亞歷桑德羅·扎德羅對《消費驅動中意經貿合作》調查報告做了詳細介紹。報告的調查對象主要包括意中商會、意中基金會的會員企業和其他同中國有業務往來的企業,調查問卷的主題為“意大利企業所期待的中國”。調查報告的目的是介紹中國未來幾年主要的政治和經濟發展框架,分析企業的戰略需求和機遇,以最大限度地從持續發展和變化的市場中獲利,適應疫情后全球經濟緩慢且艱難的復蘇局面。報告認為,今天的中國擁有巨大的消費市場,“意大利制造”作為高品質產品的代名詞,憑借先進的技術、考究的工藝、優美的設計,贏得了中國消費者的青睞。中國消費需求升級將為意大利產品提供更廣闊的市場,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也將為意企業提供更廣闊的合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