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快報》9月23日報道,印度可能會對筆記本電腦和個人電腦的進口限制推遲到 2024 年11月,這可能會為在限制措施開始前一到兩年時間尋求IT 硬件公司提供重大緩解。一個月前,政府曾試圖對這些進口產品實施許可要求,但在該行業的強烈反對下,被迫將該指令的實施推遲到10月31日,不過據悉可能會附帶一些條件。
進口限制將取決于在政府門戶網站(稱為進口管理系統)上注冊的公司,他們必須分享進口的筆記本電腦和電腦數量。第二個更重要的條件是通過公司“可信來源”重新定位給予延長。報道說政府正在制定一項提案,即筆記本電腦、個人電腦和服務器等IT硬件只能從“受信任的地區”進口,此舉旨在遏制從中國的進口,因為其中大多數公司目前都是從中國進口的。
一位匿名高級政府官員表示,在周五由電子和IT國務部長Rajeev Chandrasekhar主持的一次會議上,包括戴爾,惠普和蘋果在內的公司被告知,進口配額也可能與公司的國內生產數量掛鉤。IT公司的進口將根據他們在印度的產量來抵消,如果他們在這里生產更多產品,他們的進口配額可能會更高。政府將考慮整體電子產品制造業,因為蘋果和三星等公司尚未表現出對本地制造筆記本電腦的興趣,但確實在該國生產智能手機。
Chandrasekhar告訴印度快報:我們在過去一個月中多次與大型IT硬件公司會面,并平息了他們對進口限制通知的任何疑慮,這一切都已成為過去。現在我們正在朝著一個新的制度邁進,以重新構建供應鏈以滿足印度的需求。
在過去幾年中,印度的電子產品和筆記本電腦/電腦的進口有所增加。今年4月至6月,電子產品進口額由上年同期的47.3億美元增至69.6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4%至7%。進口份額最高的是個人電腦類別,包括筆記本電腦和掌上電腦,今年4月至5月從中國的進口額為5.5836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6.1826億美元。中國約占印度個人電腦、筆記本電腦進口份額的70%至80%。
包括戴爾,惠普,華碩,宏碁和聯想在內的40家公司上個月申請參與(PLI)計劃,考慮在印度制造筆記本電腦,計算機和服務器,而蘋果和三星則選擇暫時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