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2月24日發表的對外商品貿易統計數字顯示,2022年1月份本港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均錄得同比升幅,分別上升18.4%和9.6%。
繼2021年12月份份錄得24.8%的同比升幅后,2022年1月份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4,595億元,較2021年同月上升18.4%。同時,繼2021年12月份份錄得19.3%的同比升幅后,2022年1月份商品進口貨值為4,529億元,較2021年同月上升9.6%。2022年1月份錄得有形貿易順差66億元,相等于商品進口貨值的1.5%。
經季節性調整的數字顯示,截至2022年1月止的三個月與對上三個月比較,商品整體出口貨值上升9.9%。同時,商品進口貨值上升7.6%。
按國家/地區分析
2022年1月份與2021年同月比較,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上升18.1%。此地區內,輸往大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印度(升94.3%)、臺灣(升52.0%)、新加坡(升47.6%)、越南(升44.4%)和韓國(升40.8%)。輸往中國內地(內地)的整體出口貨值亦上升10.9%。
除亞洲的目的地外,輸往其他地區的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美國(升41.4%)。
同期,來自大部分主要供應地的進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泰國(升37.1%)、越南(升29.7%)、印度(升21.1%)、臺灣(升16.8%)、韓國(升16.2%)和內地(升15.1%)。同時,來自美國的進口貨值則錄得跌幅(跌5.9%)。
截至2022年1月份為止的三個月與2021年同期比較,輸往大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印度(升75.2%)、臺灣(升47.9%)、韓國(升43.2%)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升43.1%)。輸往內地的整體出口貨值亦上升18.6%。
同期,來自大部分主要供應地的進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臺灣(升26.0%)、泰國(升21.4%)、內地(升20.7%)、新加坡(升19.0%)和韓國(升15.9%)。
按主要貨品類別分析
2022年1月份與2021年同月比較,大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424億元,升25.5%)、 “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增210億元,升53.4%)、“雜項制品(主要包括珠寶、金飾及銀器)”(增60億元,升32.7%)和“專業、科學及控制用儀器及器具”(增41億元,升47.3%)。然而,“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的整體出口貨值則錄得跌幅(減86億元,跌12.6%)。
同期,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進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227億元,升13.1%)、“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增159億元,升51.8%)、“雜項制品(主要包括珠寶、金飾及銀器)”(增35億元,升15.8%)和“專業、科學及控制用儀器及器具”(增35億元,升41.2%)。然而,“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的進口貨值則錄得跌幅(減62億元,跌9.5%)。
截至2022年1月份為止的三個月與2021年同期比較,大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1,430億元,升28.5%)、“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增584億元,升48.5%)、“雜項制品(主要包括珠寶、金飾及銀器)”(增141億元,升25.1%)、“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增85億元,升4.1%)和“動力產生機械及儀器”(增76億元,升36.8%)。
同期,大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進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1,060億元,升20.2%)、“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增388億元,升38.7%)、“雜項制品(主要包括珠寶、金飾及銀器)”(增235億元,升34.1%)、“動力產生機械及儀器”(增93億元,升37.8%)和“石油、石油產品和副產品”(增70億元,升64.6%)。
評論
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2022年1月商品出口貨值同比進一步上升18.4%,輸往內地、美國、歐盟及其他主要亞洲市場的出口均明顯增長。然而,農歷新年的時間相較去年有異,或會對上述數據造成一些扭曲。待取得二月的貿易數字后與1月的數字合并分析,將能更清楚反映實際情況。
展望未來,外部需求持續恢復應為香港的出口表現提供支持。然而,反復的疫情及其對環球供應鏈和運輸造成的干擾仍是主要的憂慮。歐洲地緣政治局勢轉趨緊張、中美關系發展,以及主要經濟體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取向也值得關注。特區政府會密切留意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