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2月15日發布2020年按詳細的服務組成部分及主要目的地/來源地劃分的香港服務貿易統計數字。
2020年與2019年比較,服務輸出總額下跌35.0%至5,189億元,而服務輸入總額則下跌32.8%至4,263億元。2020年無形貿易盈余總額為927億元,相等于2020年服務輸入總額的21.7%,較2019年錄得的1,647億元無形貿易盈余總額(相等于2019年服務輸入總額的26.0%)為少。
按服務組成部分的分析
按服務組成部分分析,運輸是服務輸出中的最大組成部分,占2020年服務輸出總額的35.8%,其后是金融服務(32.5%)及其他商業服務(18.7%)。
在服務輸入方面,運輸占2020年服務輸入總額的27.0%,其后是其他商業服務(19.8%)、制造服務(18.5%)及金融服務(13.1%)。
在各服務組成部分中,2020年金融服務的輸出凈額為1,125億元,占整體無形貿易盈余中最重要的部分,其后是運輸(706億元)、其他商業服務(127億元)及電子通訊、計算機及信息服務(79億元)。
另一方面,香港因外發加工而輸入龐大的制造服務,2020年的逆差達790億元,其后是旅游(206億元)及知識產權使用費(82億元)。
按主要目的地/來源地的分析
美國及中國內地是香港服務輸出中的兩個最主要目的地,分別占2020年服務輸出總額的22.7%及19.8%,其后是英國(12.4%)、新加坡(5.8%)及德國(4.6%)。
中國內地及美國亦是服務輸入中的兩個最主要來源地,分別占2020年服務輸入總額的38.7%及16.3%,其后是英國(7.9%)、新加坡(6.1%)及日本(4.6%)。
按區域分析,亞洲是香港服務輸出中最重要的目的地,占2020年服務輸出總額的41.9%,其后是西歐(26.5%)及北美洲(24.5%)。
在服務輸入方面,亞洲亦是最重要的來源地,占2020年服務輸入總額的59.3%,其后是北美洲(17.7%)及西歐(16.4%)。
評論
特區政府發言人指出,受累于訪港旅游業自2020年2月起冰封,以及跨境運輸和商業服務在疫情大流行下普遍疲弱,服務輸出總額在2020年錄得有紀錄以來最大的年度跌幅。盡管如此,服務貿易總額仍相當于本地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以上,顯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以及區內主要服務樞紐的地位。美國及內地在2020年是香港服務輸出最重要的兩個目的地,兩者合共占總額約42%。服務貿易繼續錄得盈余,盡管較一年前有所縮減。
發言人進一步指出,雖然服務貿易隨著環球經濟狀況改善在2021年重拾增長,但其復蘇仍然不平衡。當中旅游服務和跨境客運服務仍然低迷,原因是旅游業在年內處于停頓狀態。盡管短期內面對挑戰,但香港服務業憑借 “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和強大的競爭力,大有條件把握國家發展及環球經濟重心東移帶來的機遇。特區政府也會繼續在經濟發展中擔當“促成者”和 “推廣者”,增強制度優勢,推展創新科技和其他具發展潛力的領域,以及協助私營機構和專業服務提供者開拓新市場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