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传mv在线观看的最新进展,麻花星空影视在线看电视免费版,麻花传剧原创MV在线看高清免费,麻花传沈娜娜MV,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播放音乐,麻花传MDR国语免费版

香港經貿概況

2021-12-31 09:54:00 編輯:貿促會駐外代表處香港 駐香港代表處審核 來源:香港貿易發展局

香港經貿概況


    1. 最新發展

    • 香港經濟繼2021年第二季按年增長7.6%后,于2021年第二季按年增長5.4%。考慮到今年首三季的實際數字,政府預測2021年香港GDP實質增長為6.4%。

    • 2021年10月,整體消費物價較上年同期上升1.7%,較2021年9月份的相應升幅(1.4%)為高。考慮基本消費物價通脹在今年余下時間應維持受控,政府預測2021年香港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為0.7%。

    • 零售業銷貨額以名義計,于2021年9月較去年同月上升7.3%,2021年8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較去年同期上升11.9%。

    • 勞工市場逐步改善,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由2021年7至9月的4.5%下跌至2021年8至10月的4.3%。

    • 香港貨物出口繼2021年9月按年上升16.5%后,于2021年10月較上年同期上升21.4%。


    2019

    2020

    最新

    人口,年底 (萬)

    752

    747

    --

    本地生產總值 (GDP)(億美元)

    3,647

    3,447

    2,713a

    人均GDP (美元)

    48,938

    46,701

    --

    GDP實質增長 (%)

    -1.7

    -6.1

    +7.0 b

    通脹 (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變動 %)

    +2.9

    +0.3

    +1.5c

    失業率 (%)

    2.9

    5.8

    4.3d

    零售業銷貨額增長 (%)

    -11.1

    -24.3

    +8.0 b

    訪港旅客人數 (萬)

    5,591

    357

    6.3 a

    訪港旅客增減 (%)

    -14.2

    -93.6

    -98.2b

    2021年1 – 9月;2021年1 – 9月與上年同期比較的變動;2021年1 – 10月與上年同期比較的變動;d經季節性調整,2021年8 – 10月

    資料來源:香港政府統計處

    2. 策略性地位

    • 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也是全球服務業主導程度最高的經濟體之一,2019年,香港服務業占GDP 93.4%。

    •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2020年,香港是全球第六大商品輸出地,排名較去年上升兩位。

    • 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2021年世界投資報告》,香港于2020年吸納的直接外來投資達1,192億美元,全球排第三位,排名僅次于美國(1,563億美元)及中國內地(1,493億美元)。

    • 在對外直接投資流出方面,香港在全球排第四位,金額達1,022億美元,僅次于中國內地(1,329億美元) 、盧森堡(1,271億美元)及日本(1,157億美元)。

    • 2020年,以外來直接投資存量計,香港作為投資接收地的金額居全球第四位(18,849億美元),僅次于美國、英國及中國內地,而作為投資來源地的金額居全球第七位(19,539億美元)。

    • 國際結算銀行三年一度的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香港是亞洲第二大和全球第四大外匯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由2016年4月的4,366億美元,增長44.8%至2019年4月的6,321億美元。

    • 香港是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根據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的資料,2020年,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占全球人民幣支付交易約75%。

    • 截至2020年底,以市值計算,香港股票市場在亞洲排名第三,全球排名第五,上市公司數目達2,538家,總市值達6.1萬億美元。2020年,香港交易所的新股集資額達513億美元,全球排名第二。

    • 香港是亞太區重要的銀行和金融中心。根據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

    • 自2010年,香港國際機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國際航空貨運機場。香港也是全球最繁忙的貨柜港之一。2020年,以貨柜吞吐量計算,香港在全球排名第九。

    • 香港憑藉與中國內地以至全球各地的緊密連系、雄厚的科研實力、世界級的大學,正在迅速發展為創新及科技中心。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的《全球創新指數2020》,香港于全球排名第十一。

    3. 近期政府措施

    2021年施政報告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于2021年10月6日發表《2021年施政報告》,以下是相關重點:

    • 建設香港北部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都會區,這個都會區將會是促進港深融合發展和連系大灣區最重要的地區。

    • 建設新田科技城,新田科技城連同深圳科創園區將組成深港科創合作區,成為推動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引擎。

    • 支持港交所在征詢市場意見后,在香港設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上市制度。

    • 進一步擴大跨境人民幣資金雙向流通管道、離岸人民幣產品和工具發展。

    • 支持港交所與廣州期貨交易所就碳排放交易相關金融產品開展合作,提升香港作為區內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

    • 通過「商業數據通」,利便中小企向銀行融資。

    • 建設「智慧港口」、發展高增值物流及海運業務,以及加強與大灣區內外的連系。

    • 港深政府已成立「推動港深跨界軌道基礎設施建設專班」,共同構建「軌道上的大灣區」。

    • 中央將積極考慮促進粵港兩地人才流動,特別是便利居港的外籍人士前往大灣區內地城市進行商務、科研、交流訪問等活動的有關安排。

    《2021年施政報告》全文請按此處

    2021-22年度財政預算案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于2021年2月24日公布《2021?22年度財政預算案》,以下是相關重點:

    • 推出大規模的逆周期措施,涉及超過1,200億港元,包括預留95億港元支持企業,以及動用360億港元向每名合資格的香港居民發放總額5,000港元的電子消費券等

    • 向香港貿易發展局撥款3億7,500萬港元,增強舉辦線上活動的能力及進行數碼化

    • 向「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注資15億港元,提高企業資助上限至600萬港元,擴大資助地域范圍

    • 于未來五年發行合共約1,755億港元的綠色債券,并計劃發行綠色零售債券

    • 資助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在香港上市

    • 通過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推動大灣區建設的各項政策和措施

    《2021?22年財政預算案》全文請按此處

    粵港澳大灣區

    中央政府于2019年2月18日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規劃綱要》)。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香港將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連同澳門、廣州和深圳,香港將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

    《規劃綱要》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其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國際航空樞紐和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并強化其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的功能。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全文請按此處

    4. 主要經濟指標

    圖:本地生產總值實質增長


    圖:失業率


    圖:本地生產總值組成


    圖:四個主要行業


    圖:本地生產總值實質增長(按選定的開支組成部分劃分)


    圖:零售總額


    圖:訪港旅客


    資料來源:香港政府統計處

    5. 對外貿易

    貨物貿易

    (按名義價值計算)

    2019

    2020

    20211-10

    億美元

    增減 %

    億美元

    增減 %

    億美元

    增減%

    總出口

    5,114

    -4.1

    5,035

    -1.5

    5,127

    +26.7

     本產出口

    61

    +3.1

    61

    -0.6

    82

    +70.4

     轉口

    5,052

    -4.2

    4,974

    -1.5

    5,044

    +26.2

    進口

    5,661

    -6.5

    5,474

    -3.3

    5,513

    +25.5

    貿易總額

    10,775

    -5.4

    10,509

    -2.5

    10,640

    +26.1

    貿易差額

    -547


    -439


    -387


    圖:商品貿易增長


    圖:商品貿易總額


    圖:主要出口產品類別


    圖:主要商品出口市場


    資料來源:香港政府統計處

    服務貿易

    圖:服務貿易增長


    圖:服務貿易總額


    圖:主要服務輸出類別


    圖:主要服務輸出市場


    資料來源:香港政府統計處

    6. 投資流向

    • 根據香港政府調查顯示,在2019年底,香港吸納的直接外來投資存量估計為20,752億美元。 

    • 這些直接外來投資有一大特點,就是許多投資都是在稅務天堂設立的無業務經營公司間接轉移回港的資金。

    圖:外來直接投資存量


    圖:外來直接投資流入


    圖:主要投資者


    圖:地區總部和辦事處


    圖:母公司的所在地


    圖:主要業務范圍


    資料來源:香港政府統計處

    7. 貿易政策、貿易關系及貿易條約

    貿易關系

    • 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創始會員

    • 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APEC)的成員

    • 太平洋經濟合作議會(PECC)的成員

    • 亞洲發展銀行(ADB)的成員

    •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成員

    • 聯合國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經濟社會委員會(ESCAP)的非正式會員

    • 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屬下貿易委員會(OECD)的觀察員

    貿易政策

    • 香港是一個自由港,不對進出口貨物征收關稅,但4類應課稅品除外,即酒類、煙草、碳氫油類及甲醇。

    • 香港的產地來源證制度以便利香港產品輸往外地市場為目的,為其提供產地證明,進口貨則毋須申領產地來源證。

    • 任何人士均須在輸入/輸出貨物后14日內向香港海關呈交準確及完整的進/出口報關單,豁免物品除外。

    • 轉運貨物的船務、航空及貨運公司,如能夠符合若干條件,在工業貿易署登記后,可獲豁免辦理轉運貨物所需要的進出/口許可證。

    香港貨物進出口政策的詳情請按此處

    自由貿易協定

    已生效的自貿協定:

    • 《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

    • 《中國香港與新西蘭緊密經貿合作協定》

    • 《中國香港與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國家自由貿易協定》

    • 《中國香港與智利自由貿易協定》

    • 《香港與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

    • 《中國香港與格魯吉亞自由貿易協定》

    • 《中國香港與東盟自由貿易協定》

    • 《中國香港與澳洲自由貿易協定》

    已完成談判的自貿協定:

    • 《中國香港與馬爾代夫自由貿易協定》

    上述自由貿易協定的詳情請按此處

    《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

    CEPA是內地與香港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CEPA的主體文件于2003年6月29日簽署。隨后,兩地不斷加入更多開放措施。CEPA 涵蓋四大范疇:

    1. 貨物貿易

    • 200611日起,中國內地同意對符合相關的「產品特定原產地規則」的原產香港進口貨物全面實施零關稅。

    • 201812月簽署的《貨物貿易協議》在「產品特定原產地規則」外,引入以產品在香港的附加價值為計算基礎的「一般規則」。

    • 透過優化原產地規則的安排,CEPA涵蓋所有原產自香港的產品,除內地禁止進口的產品外,均可享有零關稅優惠進口到內地。

    1. 服務貿易

    • CEPA框架下,香港服務提供者在多個服務領域享有優惠待遇進入內地市場。

    • 201412月,在CEPA框架下簽署的《關于內地在廣東與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協議》(《廣東協議》),率先在廣東對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

    • 201511月簽署的《服務貿易協議》在開放的寬度和深度進一步加大,包括把大部分在廣東先行先試的開放措施推展至內地全境實施。

    • 關于修訂《服務貿易協議》的協議(修訂協議) 于2020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修訂協議訂明更多開放措施,包括撤銷出資的最低比例要求以及放寬多個重點服務領域的資質要求。

    1. 投資

    • CEPA框架下,《投資協議》于20176月簽署。該協議擴大了市場準入承諾至《服務貿易協議》沒有涵蓋的非服務業,并為服務業及非服務業引入投資保護的義務。

    1. 經濟技術合作

    • CEPA框架下,《經濟技術合作協議》于20176月簽署。該協議整理和更新香港和內地之間在22個范疇經濟技術合作的內容。

    CEPA的詳情請按此處

    除了自由貿易協定外,香港也與21個經濟體簽訂了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并分別與巴林、墨西哥、緬甸及阿聯酋完成了有關談判;另外,現時也分別與伊朗及俄羅斯進行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談判。另一方面,香港已跟約43個管轄區簽訂全面性避免雙重征稅協定,跟另外14個國家/地區的談判則在進行中。

    有關在香港設立業務的進一步資料及協助,請瀏覽香港營商指南或聯絡香港投資推廣署

    8. 與中國內地的經濟關系

    • 香港是中國內地重要的轉口港。據香港政府統計,2020年,53%的轉口貨物原產地為內地,而59%則以內地為目的地。

    • 據中國海關統計,香港是中國內地繼美國、日本和韓國之后的第四大貿易伙伴, 2020年占全國貿易總額的6.1%。

    • 香港是中國內地最大的海外直接投資來源地。截至2019年底,在中國內地獲批準的外資項目中,47.4%與香港有關。來自香港的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為11,955億美元,占全國的52.2%。

    • 香港也是中國內地對外直接投資流出的主要目的地。據中國政府的統計數字,截至2020年,中國內地對香港的直接投資存量達14,385億美元,占對外直接投資流出56%。


    • 另一方面,中國內地是香港的主要投資來源地。據香港政府統計處數字,截至2019年底,中國內地在香港的直接投資存量,以市值計算達5,232億美元,占所有來源地的28.1%。

    • 香港也是中國內地企業重要的離岸集資中心。截至2020年底,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有1,431家,其中包括H股、紅籌股及民營企業,總市值約為4.9萬億美元,占市場總值的80%。自1993年,內地企業通過發行股票在香港集資超過9,347億美元。

    • 截至2019年12月,在中國內地注冊成立的金融機構中,共有14家持牌銀行和5家本地代表辦事處在香港經營業務。

    • 2014年11月,滬港通推出,成立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這是中國開放資本市場邁向雙向開放的重要一步。

    • 2016年12月,深港通推出,其原則及設計大致與滬港通相似,為兩地股市互聯互通增添一條新渠道,有利鞏固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發展。

    • 2017年7月,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上線,以促進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共同發展。

    • 2021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及澳門金融管理局等相關機構簽署了《關于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的諒解備忘錄》,確立了監管合作安排和聯絡協商機制。大灣區居民最快可在2021月10月至11月正式通過跨境理財通進行跨境投資。

    9. 香港貿易數據簡報


      欢迎光临: 宁陵县| 民县| 邯郸县| 额济纳旗| 闸北区| 凉城县| 育儿| 东乡族自治县| 额济纳旗| 仁寿县| 鄱阳县| 滦南县| 汶川县| 启东市| 林芝县| 公主岭市| 湟源县| 睢宁县| 肇庆市| 静海县| 恩施市| 盐源县| 建平县| 鹿邑县| 安岳县| 剑河县| 油尖旺区| 泰顺县| 永泰县| 汉川市| 府谷县| 福建省| 平遥县| 陕西省| 昭觉县| 当阳市| 泗水县| 五河县| 民和| 清水县| 钟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