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總商會(總商會)公布在上個月進行的商業前景問卷調查結果,320間受訪企業,有四成半預期明年營業額較今年多,三成半計劃在未來12個月增聘人手,去年這一數據是兩成。
受訪企業表示未來12個月面對的主要挑戰,依次是無法恢復正常跨境往來、人才流失,以及社交距離措施窒礙商業活動。
其中人才流失與目前的疫情也有較大關聯。總商會總裁梁兆基表示,大型企業對中高端人才需求大,較中小企更受人才流失影響。他解釋,在疫情下,跨境的人員往來斷絕,外地專才無法來港;亦有部分在港工作的外地專才,因應入境香港需要較長的檢疫日子,選擇返回自己國家工作。
另外,總商會預測明年實質經濟增長2.8%。梁兆基指,今年經濟增長6.3%,是因為去年經濟基數較低,令今年有較大增幅。而明年預測的2.8%增幅,是回復至正常水平。梁兆基又指,明年的經濟環境仍然有很大的不確定因素,估算并未包括Omicron變種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若果各國因應Omicron而采取半封關狀態,會嚴重窒礙全球經濟,相信對香港經濟會有較大影響,經濟增長預測有機會因此需要調低。
總商會又預測,明年失業率3.7%,較今年預測低0.5%;零售銷售增長5%,商品出口增長7%。
至于明年整體通脹率,總商會預料是2.2%,較今年預測的1.5%多0.7個百分點。總商會總裁梁兆基表示,預計通脹數字上升,主要是因為疫情下,供應鏈延遲及斷裂,造成供貨商品緩慢及減少;商品的價格亦同時被刺激經濟的政策推高。香港人才供應緊張,亦為工資構成上升壓力。另外,全球燃油價格相比過去兩年大幅提高,梁兆基相信,對整體消費價格造成的影響,相信在明年最為明顯。
調查又問及企業對發展“北部都會區”的看法,超過六成受訪企業認為或有助提升香港競爭力,包括可以提升土地房屋供應,以及加強港深合作。不過部分受訪企業關注,工程可能延誤及超支,未能達到預期成本效益。總商會促請特區政府在新一份的財政預算案交代更多詳情,釋除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