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的一份報告稱,2021年上半年,全球勒索軟件攻擊數量激增了151%,因為網絡犯罪分子試圖利用不斷增長的全球數字經濟,并利用在疫情期間尋求數字化其運營的個人和企業。
該組織總部位于日內瓦的《2022年全球網絡安全展望》于周二發布,認為2021年就數量和嚴重程度而言,是網絡犯罪“史無前例”的一年。
僅企業每次事故的成本平均為360萬美元,因為企業在疫情期間迅速數字化以確保業務連續性。
“勒索軟件攻擊擾亂了我們在全球的關鍵服務——從停止肉類生產到威脅能源供應······該論壇80%的網絡安全領導社區成員強調,勒索軟件正在成為對公共安全的危險和威脅,”世界經濟論壇網絡安全戰略負責人Algirde Pipikaite在接受獨家采訪時告訴The National。
網絡犯罪是快速發展的數字世界中最大的問題之一,不良行為者與新技術的發展保持同步,推出更復雜的黑客技術,從而導致民眾經濟,財務和聲譽受損。
世界經濟論壇此前曾在上周的全球風險報告中將這些技術風險列為關鍵性短期和中期威脅,并將數字不平等和網絡安全故障等擔憂列為重大的中短期威脅。它同時強調,氣候危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嚴重的危險”。
總體而言,根據研究公司Cybersecurity Ventures的一項研究,預計到2021年,網絡犯罪活動將在全球范圍內造成價值約6萬億美元的損失。
如果以一個國家來衡量,它將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僅次于美國和中國。
情況只會繼續惡化:到2025年,非法網絡活動預計將使世界損失約10.5萬億美元,比2015年的3萬億美元增加250%。
它說,這將使它成為歷史上最大的經濟財富轉移,比一年內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大得多,并且比所有主要非法毒品的全球貿易加起來更有利可圖。
到2031年,僅勒索軟件的成本就有可能達到2650億美元,Cybersecurity Ventures表示,隨著不良行為者不斷并逐步改進其操作模式以應對技術進步,每兩秒鐘就會發生一次新的攻擊。
它說,大約十分之九的網絡領導者表示,他們擔心中小企業在其生態系統中的網絡彈性。
最近最嚴重的網絡間諜案件之一——也是最糟糕的案件之一——是在2020年,當時攻擊者利用微軟,VMware和SolarWinds等美國公司的軟件憑據,并利用它們滲透到幾個美國聯邦部門,包括國防部,國務院,國土安全部,財政部和商務部,同時也影響了英國政府,歐洲議會和北約。
世界經濟論壇表示,在無國界的數字生態系統中,網絡事件可能會對整個環境產生深遠的影響,加劇潛在的有害后果,并對限制損害的努力構成更大的挑戰。
對數字供應鏈中組織的攻擊可能會對下游企業及其運營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