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名】 卡塔爾國(The State of Qatar)
【面 積】 11521平方公里
【人 口】 288萬,其中卡塔爾公民約占15%。外籍人主要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和東南亞國家。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通用英語。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多數屬遜尼派中的瓦哈比教派,什葉派占全國人口的16%。
【首 都】 多哈(Doha),人口154萬。
【國家元首】 埃米爾兼武裝部隊總司令塔米姆·本·哈馬德·阿勒薩尼(Tamim Bin Hamad Al-Thani),2013年6月25日即位。
【重要節日】 12月18日(國慶日)
【簡 況】 位于波斯灣西南岸的卡塔爾半島上,南面與沙特接壤。海岸線長563公里。屬熱帶沙漠氣候,夏季炎熱漫長,最高氣溫可達50℃;冬季涼爽干燥,最低氣溫7℃。年平均降水量僅75.2毫米。
公元7世紀卡是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1517年葡萄牙人入侵。1846年薩尼·本·穆罕默德建立了卡塔爾酋長國。1872年被并入奧斯曼帝國版圖。1916年成為英國的“保護地”。1971年9月3日卡宣布獨立,艾哈邁德任埃米爾。1972年2月22日艾哈邁德堂弟哈利法出任埃米爾,哈利法之子哈馬德任王儲兼國防大臣。1995年6月27日,哈馬德出任埃米爾。2013年6月25日,哈馬德埃米爾讓位于王儲塔米姆。
【政 治】 卡塔爾系君主制國家。埃米爾為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總司令,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由阿勒薩尼家族世襲。政府適度推進政治改革,保持社會穩定。卡禁止任何政黨活動。
【憲 法】 1970年頒布第一部憲法并規定:卡塔爾為獨立的主權國家;伊斯蘭教為國教;埃米爾在內閣和協商會議的協助下行使權力。憲法承認法官的獨立性。1972年對臨時憲法進行修憲。2003年4月,卡全民公投通過“永久憲法”,2005年6月7日正式生效。
【協商會議】 1972年成立,系咨詢機構,職能是協助埃米爾行使統治權力,有權審議立法和向內閣提出政策建議。由45名成員組成,其中15名由埃米爾任命,30名由選舉產生,任期4年。會議下設秘書處和立法、財經、公共服務、內政外交4個委員會。現任主席艾哈邁德·本·阿卜杜拉·本·扎耶得·阿勒馬哈茂德(Ahmed Bin Abdullah Bin Zayed Al-Mahmoud)于2017年11月任職。
【政 府】 本屆內閣成立于2020年1月,現有內閣成員14人。主要成員有:首相兼內政大臣哈立德·本·哈利法·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薩尼(Khalid Bin Khalifa Bin Abdulaziz Al Thani),副首相兼國防事務國務大臣哈立德·本·穆罕默德·阿提亞(Khalid Bin Mohamed Al-Attiyah),副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赫曼·阿勒薩尼(Mohammed bin Abdulrahman AlThani),商業與工業大臣兼代理財政大臣阿里·本·艾哈邁德·庫瓦里(Ali bin Ahmed Al Kuwari),能源事務國務大臣薩阿德·本·沙里達·卡阿比(Saad Bin Sharida Al-Kaabi)。
【重要人物】
埃米爾兼武裝部隊總司令:塔米姆·本·哈馬德·阿勒薩尼:1980年生。1997年畢業于英國桑赫斯特軍事學院。任國際奧委會委員。2003年8月被任命為王儲,同年9月被任命為武裝部隊副總司令。2013年6月25日接任其父,成為卡塔爾第八任埃米爾。
首相兼內政大臣:哈立德·本·哈利法·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薩尼。1968年生。曾在卡塔爾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工作。2002-2006年在卡塔爾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辦公室任職,2003年在王儲辦公室任職,同年7月任王儲私人秘書兼辦公室主任。2007年1月任王儲辦公室主任。2014年任埃米爾辦公廳主任。2020年1月被任命為首相兼內政大臣。
【經 濟】 石油、天然氣產業是卡經濟支柱。近年來,政府大力投資開發天然氣,將其作為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卡是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氣生產和出口國。在大力發展能源產業的同時,卡還推出了“2030國家愿景”規劃,核心是通過大力發展經濟多元化,到2030年將卡打造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國民生活水平高的國家。
卡于1995年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的《2011-2012全球競爭力報告》,卡塔爾全球競爭力居阿拉伯國家及中東國家首位。2012年美國《福布斯》雜志公布的全球最富國家和地區排行榜中,卡塔爾位列第一。
2020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 1491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6.17萬美元
經濟增長率 -3.0%
進出口總額829億美元
進口額296億美元
出口額533億美元
貨幣名稱:卡塔爾里亞爾(Qatari Rial)
匯率:1美元≈3.64卡塔爾里亞爾
【資 源】 主要有石油和天然氣。已探明石油儲量為28億噸,居世界第十二位,天然氣儲量25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
【工 業】 主要為石油和天然氣部門、相關工業及能源密集型工業,其中包括煉油廠、石化工廠、化肥廠、鋼鐵廠和水泥廠,同時還建立了一些造紙廠、洗滌劑廠、顏料廠、食品廠和塑料廠等。卡塔爾是中東重要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2019年,卡塔爾液化天然氣產量約8000萬噸,出口約7800萬噸,分別占全球液化天然氣總產量和貿易量的三分之一。
【農牧漁業】 卡塔爾全國可耕地面積為2.8萬公頃,已耕地7000公頃。農牧產品不能自給,糧食、蔬菜、水果、肉蛋奶等主要依賴進口。只有魚、蝦類海產品產量可基本滿足本國需求。
【交通運輸】 卡塔爾無鐵路,各主要城市之間由現代化公路網相連。主要海港有多哈港、烏姆賽義德港和拉斯拉凡港,拉斯拉凡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處理液化天然氣的港口。卡塔爾有5個機場。
【財政金融】 卡塔爾有14家商業銀行,其中5家為卡資銀行,分別為:卡塔爾國家銀行、多哈銀行、卡塔爾商業銀行、卡塔爾國民銀行和卡塔爾伊斯蘭銀行。卡塔爾國家銀行吸收了卡近50%的存款,主要經營政府業務。
【對外貿易】 2020年卡塔爾對外貿易總額為829億美元,其中進口額為296億美元,出口額為533億美元。主要出口產品石油、液化氣、凝析油合成氨、尿素、乙烯等,主要進口產品是機械和運輸設備、食品、工業原材料及輕工產品、藥品等。主要貿易伙伴有美國、日本及西歐國家。
【人民生活】 全國實行免費醫療。全國有主要醫院4所,床位1100多個,另有醫療衛生中心近20個。
【軍 事】 卡塔爾系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成員國,執行統一的防御政策。實行志愿兵役制。
【教 育】 政府重視發展教育事業,實行免費教育,為成績優異的學生提供留學深造機會,并發給獎學金。1977年建成的卡塔爾大學是一所配有現代化設備的綜合性大學,也是卡塔爾僅有的一所本土大學,下設7個學院,在校學生近8000名。此外,卡塔爾還選派留學生到美國、歐洲及其他阿拉伯國家學習,并與美國合建大學教育城,多所世界名校已在城內設立分校。
【新聞出版】 主要阿文報刊:《多哈月刊》,1969年創刊,新聞部發行;《阿拉伯人日報》,1972年創刊,新聞部發行;《旗幟報》,1979年創刊;《時代周刊》1974年創刊;《海灣市場》周刊,1980年創刊;《今日海灣》,1985年創刊;《每周消息》周刊,1986年創刊。此外還有《東方報》、《祖國報》等。英文報刊有《海灣時報》,1978年創刊。卡塔爾通訊社建于1975年,是阿拉伯國家主要通訊社之一。多哈廣播電臺用阿拉伯語、英語、法語和烏爾都語廣播。有6個中波波段、5個調頻波段和1個短波波段。“半島”電視臺是1996年卡塔爾埃米爾哈馬德斥資1.37億美元組建的電視臺,24小時滾動播出阿拉伯語新聞節目,2006年半島電視臺英語頻道開播。
【對外關系】 奉行積極務實的外交政策。卡塔爾是聯合國、伊斯蘭合作組織、阿拉伯國家聯盟和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成員國。世界天然氣出口國論壇成員及論壇總部所在地,2022年世界杯足球賽承辦國。迄今已同100多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
2017年6月5日,沙特、埃及、阿聯酋、巴林四國以支持恐怖主義、干涉內政為由,宣布同卡塔爾斷交,并中止同卡的人員、交通往來。2021年1月,海合會峰會在沙特歐拉舉行,海合會六國與埃及共同簽署《歐拉宣言》,強調海合會將推動各成員國重回合作軌道,致力于實現全面合作、團結與融合,并最終實現統一,標志著海灣斷交危機出現緩和。截至目前,四國宣布恢復同卡開放領空和陸海邊界,沙特、埃及宣布恢復同卡外交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