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3日電(宮宏宇)據路透社報道,歐盟外交官透露,若歐盟無法與特朗普政府達成貿易協議,德國等越來越多的歐盟成員國正考慮對美國服務領域采取廣泛的“反脅迫”措施。
路透社指,歐盟目前尚未對美使用2023年推出的反脅迫機制(ACI),該機制允許歐盟27國對逼迫成員國改變政策的“第三國”實施報復,范圍遠超對美征收報復性關稅,被外界視為“終極威懾手段”。
路透社提到,針對特朗普政府威脅8月1日起對歐盟進口商品加征30%關稅,ACI清單列有十項反制措施。除貨物關稅外,還包括配額許可等進出口限制。
如,對于歐盟每年約2萬億歐元的公共采購市場,若美國產品或服務在建筑或國防采購中占比超合同額50%,歐盟可直接排除美國競標,在其他領域則可對美國投標實施罰分調整。該機制也可針對亞馬遜、微軟、網飛、優步等數字服務商,打擊美國對歐盟貿易順差的服務領域。
此外,ACI還涵蓋限制美國對歐直接投資(美國現為歐盟最大外資來源國)和知識產權保護、限制金融市場準入、限制化工及食品在歐銷售等手段。
對于啟用ACI機制的流程,路透社提到,其需要得到歐盟“特定多數”成員國的支持,這一門檻高于實施報復性關稅。歐委會通常會與“第三國”進行磋商,若磋商失敗則在六個月內制定反制措施(同樣需成員國表決),措施須三個月內生效。整套流程耗時約一年,但可加速推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