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市政府近日在“2025年行動計劃”中發出倡議,號召市民積極參與到新版“減廢”計劃中,包括將節日垃圾運送至公園指定區域回收,將食物垃圾投放至分類點,將可回收物盡可能送至廢品回收中心再利用。
根據該計劃,巴黎市力爭到2030年實現生活垃圾總量減少10萬噸,垃圾回收率提升至60%,同時減少32%的相關溫室氣體排放。巴黎市負責制訂該計劃的副市長安托萬·吉尤強調:“我們需要改變思維方式,通過推動循環經濟和資源再利用,應對過度消費、一次性消費以及計劃性報廢等問題。”
自2006年以來,巴黎市已實施3輪垃圾減量計劃,削減家庭垃圾總量近14%。目前,該市每年仍產生約100萬噸垃圾。法國《世界報》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巴黎人均垃圾產生量為433公斤,雖低于法國全國548公斤的平均水平,但垃圾分類成效仍待提升。目前,巴黎市僅有20%的垃圾實現正確分類,顯著低于全國近50%的平均水平。黃色回收垃圾桶中,有1/4垃圾桶因混入生活垃圾而遭拒收。不可回收的綠色垃圾桶內,多達40%的可回收物被錯誤焚燒。
巴黎新版“減廢”計劃圍繞八大行動方向,制定了24項具體措施。在重點治理領域,針對占垃圾總量25%的食物垃圾,市政府將加強學校食堂、餐飲市場等場所的垃圾分類管理,并持續完善廚余垃圾分類終端設施。針對集體住宅垃圾分類責任分散難題,該市將在20余棟住宅樓試點“共管物業分類指導方案”,實施改造垃圾房、增設分類設施、搭建物品交換空間等,并計劃到2030年建成1000棟“零垃圾樓”。
在商業領域,巴黎將推行垃圾收費改革,對垃圾分類表現優異的商戶給予費用減免,對分類不達標者強化監管與引導。同時,依托巴黎悠久的二手商業傳統,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動居民生活用品的重復利用。目前,巴黎市已資助建設38個廢品回收中心。位于20區里戈勒街的廢品回收中心,每周處理約1.2噸生活用品和衣物,其中57%實現轉售或捐贈,36%進入回收渠道,僅7%進入了不可回收渠道。市政府計劃到2030年新建12個廢品回收中心,實現在每5萬人區域建設一個廢品回收中心的目標。
“減少垃圾、促進重復利用和回收利用,不僅需要市民和地方公共機構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從源頭入手,將綠色理念融入產品設計和市場投放的各個環節。”安托萬·吉尤表示,巴黎的“減廢”實踐,正為全球城市探索綠色發展路徑提供借鑒。
(本報巴黎7月8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09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