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來,歐盟推進了多項旨在加快循環經濟發展的立法。同時,歐洲環境署(EEA)呼吁,歐盟在減少浪費和增加回收利用方面需要更多政策支持。歐洲要想真正實現循環經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循環經濟目標難如期實現
新華社報道,根據歐洲環境署的統計,歐盟每年產生超過20億噸廢棄物,相當于人均4.8噸。這些廢棄物中的大部分都被填埋和焚燒,尚未得到充分回收利用。
據德新社報道,歐盟希望在2030年之前,將循環材料使用率(CMUR)較2020年水平翻倍。不過,EEA近日表示,僅有“較低或中等”的可能性在未來數年實現這一目標。2022年,歐盟的循環材料使用率為11.5%。
EEA警告稱,應加快推動向循環經濟的轉變,“大幅減少浪費,優先減少資源使用,提高回收率,以及從一開始就引入為循環利用而設計的產品,這些方面的果斷行動至關重要。”EEA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EEA認為,問題的核心是產品使用壽命非常短的商業模式,有些商品甚至根本沒有被使用過。
為了加快轉變,EEA已經確定了一些需要改進的領域,以及減少總體消耗的必要性。例如,促進更高質量的回收利用,即材料盡可能長時間地保持其原始功能和價值。該機構還強調通過重復使用和維修來最大限度地提高產品使用率和使用壽命。
呼吁額外政策推動
為推動向循環經濟的轉變,歐盟已制定了多項關于廢棄物的立法,并制定了30多個在2030年前有待實現的具有約束力的目標。
據德新社報道,今年3月,歐盟修訂了廢棄物運輸法規,要求成員國減少廢棄物出口,自主進行更多的回收利用。根據新的規定,只有在廢棄物運抵國明確表示同意和確認廢棄物能夠得到可持續的處理時,才能對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之外的國家進行廢棄物出口。
3月4日,歐盟通過了包裝和包裝廢棄物方面的法規,希望到2030年將包裝廢棄物比2018年的水平減少5%,并在2035年進一步減少10%,到2040年減少15%。從2030年起,咖啡館和餐館將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
3月13日,歐洲議會批準了一項遏制食品和紡織品浪費的提案,希望到2030年,將家庭、零售商和餐館產生的食物垃圾減少40%。據歐盟預計,歐盟每年浪費6000萬噸食物,即每人131千克。
EEA的氣候專家丹尼爾·蒙塔爾沃表示,仍需要額外的政策推動來幫助實現循環經濟發展目標。
廢棄物的回收利用是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重要內容。EEA在3月份發布的評估報告顯示,歐洲目前正更頻繁地受到破壞性更大的極端天氣的影響,包括野火、干旱以及不尋常的降雨和洪水等。歐洲目前是全球變暖速度最快的大陸。到本世紀末,因炎熱天氣和洪水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可能高達1萬億歐元。
多領域循環利用有待加強
在全球范圍內,多個領域廢棄物的循環利用仍有待加強。
3月27日,聯合國發布的《食物浪費指數報告》顯示,世界2022年估計浪費了全球食物總產量的19%(約10.5億噸),其中大部分是家庭浪費的。這些被浪費的食物價值超過1萬億美元。
食物浪費因為生產食物的環境代價而成為全球關切,包括種植作物和飼養牲畜需要的土地和水,以及產生的甲烷等溫室氣體排放。
非營利組織WRAP的理查德·斯旺內爾說,如果把食物浪費看作是一個國家,它將是全球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國。
與此同時,電子垃圾回收仍然缺乏動力。根據電信國際聯合會和聯合國訓練研究所的數據,2022年約有6200萬噸電子產品被丟棄,與2010年相比增長82%。到2030年,這一數據可能達到8200萬噸。電子垃圾的數量“增長速度是記錄在案的回收速度的五倍”,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具有戰略價值的資源被浪費。比如,只有1%的稀土元素需求是通過電子廢棄物回收來滿足的。
專家將電子垃圾增長歸因于消費量增加、缺乏維修選擇、電子產品生命周期較短以及管理電子廢棄物的基礎設施不足等因素。
同時,塑料包裝的使用仍在快速增加。經合組織的一份報告預測,到2060年,塑料包裝的數量仍將增加兩倍。
此外,飲品行業協會的專業人士曾在去年致信歐洲議會,指出PET塑料瓶回收方面的問題。這些專業人士指出,目前約有32%的PET瓶可以多次被制造成新的瓶子進行利用,但是另外68%的瓶子通過降級回收制造成了其他產品,并因為材料特性的改變而難以再度得到回收利用。飲品行業人士批評時尚行業對塑料飲料瓶進行降級回收,時尚品牌使用PET瓶中的再生塑料來制造織物,但是難以多次重復進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