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全國婦聯、中國科協、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及歐萊雅中國共同舉辦的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歐萊雅北亞區及中國首席企業事務與公眾聯動官蘭珍珍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更多好政策的推行與各界的共同努力,越來越多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各自領域熠熠生輝。不過,“玻璃天花板”現象依舊存在。要讓更多卓越青年女科技工作者被發掘、被表彰、被認可,從而影響和激勵更多年輕人特別是年輕女性投身科學。
本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評選結果顯示,20位女科學家和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分子生藥學研究等5個團隊分別獲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和團隊獎。同時,今年的獲獎人數達歷年新高,個人獎由10位首次擴至20位。
蘭珍珍表示,1998年歐萊雅集團攜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希望彰顯全球女科學家的杰出成績,以進一步在世界范圍內激發女性科技人才的活力,助力科學事業公平、多元發展。
2004年,歐萊雅把“為投身于科學的女性”計劃引入中國,旨在推動中國科研領域、特別是女性科研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歐萊雅與全國婦聯、中國科協、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攜手設立“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作為全球獎項在中國的延伸。18年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已發展成為國內面向女性科技工作者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獎項之一。目前,該獎項已表彰164名女科學家及10個團隊,其中涌現出近10位院士。
“獎項設立以來,不僅見證了女性科技工作者隊伍不斷壯大,更見證了復合型女性科研人才的涌現,還見證了她們在更加廣闊的科研領域取得的豐碩研究成果。這些都將為推動世界科學進步、增進人類福祉貢獻力量。”蘭珍珍說。
今年6月份,“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2015年的獲獎者、浙江大學教授胡海嵐獲得2022年“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成為第7位來自中國的獲獎女科學家,也是最年輕的獲獎人之一。“在日益復雜和充滿不確定性的今天,‘科學共同體’是通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橋梁。我們堅信,在科學的世界里‘無她不科學’。”蘭珍珍坦言道。
本屆獲獎者中,有人專注于“解碼”人類演化,有人專注于探索無垠宇宙,有人在核物理、無線通訊等領域走在世界前列,有人扎根農業、漁業,有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方面攻堅克難。部分獲獎者的科研成果應用于我國海洋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等國家重大項目,服務于新能源、生物醫學及國防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創造美,讓世界為之所動”是歐萊雅的使命。蘭珍珍表示,在進入中國市場25周年之際,歐萊雅提出共同進化模型“CO-X”。“該模型的一大特點就是賦能女性。除支持女性科研人員之外,我們還希望在更廣闊的范圍內,為女性提供全方位、陪伴式的支持與幫助,無論她們是誰、在哪里,處于人生哪個階段,扮演人生什么角色。” (經濟日報記者 朱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