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月1日報道 西班牙皇家埃爾卡諾研究所網站2022年12月22日發表題為《戰勝通貨膨脹:拉美最緊迫的挑戰》的文章,作者是該所研究員埃內斯托·塔爾維、勞拉·阿爾法羅。全文摘編如下:
通貨膨脹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的核心問題,拉丁美洲也不例外。拉丁美洲通貨膨脹加劇的原因是什么,未來將如何發展?
毫無疑問,通貨膨脹已成為全球經濟的一個核心問題。導致美國通貨膨脹加劇的最重要因素是,美聯儲在疫情的最初幾個月里對貨幣總量進行的大規模擴張,以及美聯儲在疫情開始消退、經濟開始強勁復蘇時推遲撤出貨幣刺激措施等不力舉措。
這些舉措都對拉丁美洲產生了不利影響。由于美元在全球貿易中發揮主導作用,僅僅是對美國收緊貨幣政策的預期就導致了整個拉美地區的貨幣貶值。反過來,較弱的貨幣又進一步加劇了拉美國家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
美聯儲對通貨膨脹加速的反應較晚,與美聯儲不同,拉美國家央行的反應是及時的。
然而,抗擊通貨膨脹的重任不能只由央行承擔。財政政策必須發揮重要的補充作用,因為債務市場很可能出現突然波動,正如最近在英國發生的情況。縮小結構性預算赤字和增加流動性緩沖對于降低金融脆弱性而言至關重要。
放眼世界,前景仍然充滿不確定性。雖然通貨膨脹已經開始緩解,但現在宣布勝利還為時過早。
目前的一個普遍觀點是,應對疫情的政策導致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國家及發展中國家的公共債務達到創紀錄的水平。雖然流動性水平(特別是國際儲備資產)比以前的資本市場波動時期要高,但高負債率構成了巨大的風險,特別是對新興市場而言。
金融風險傳染效應很可能引發一種最終導致系統性反應的外部經濟效應,即金融外部性。因此,國際社會應考慮推動旨在降低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債務水平的具體行動,例如債券回購計劃。
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值得重視的是,經濟政策必須得到政治當局的明確支持。拉美地區的許多國家正在經歷更加兩極化的政治環境,新政府面臨不同尋常的經濟挑戰。政策制定者必須堅持到底,努力獲得盡可能廣泛的政治支持。爭取政治支持和實現穩定的能力已經成為建立金融信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新聞來源:http://column.cankaoxiaoxi.com/2023/0101/25003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