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TN新聞電視頻道網站近日刊登《智利和中國新絲綢之路:促進雙邊貿易的務實關系》(Chile y la nueva Ruta de la Seda china: una relación pragmática que impulsóel comercio bilateral)評論文章,全文摘編如下:
現階段,中國是智利的主要貿易伙伴,兩國間生效15年的自貿協定(FTA)已成為促進智中雙邊貿易的跳板。近年來,中國還成為在智投資的主要參與者。不僅如此,智利又加入新絲綢之路(指“一帶一路”),進一步加強了與中國的合作關系。
在皮涅拉(Sebastián Pi?era)政府時期擔任國際關系副部長的亞涅斯(Rodrigo Ya?ez)告訴TN:“從實用主義和相互尊重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隨時間推移不斷擴大的關系。”在亞涅斯看來,智利在歷史上“外交獨立自主,新總統博里奇(Gabriel Boric)沒有表現出在其貿易伙伴中選擇一個拋棄另一個的跡象,即沒有在中國、美國和歐洲之間做出選擇”。
通過數字,人們很容易看出中國市場對智利的影響力:現在,智利出口獲得的每10美元中,有超過4美元(41.8%)來自中國;同時,智利從全球其他市場購買的產品中,近三分之一(32.9%)來自中國。
更重要的是,智中雙邊貿易還在持續增長。2022年1至2月,兩國貿易額同比增長18%。智利海關總署研究部提供的數據稱,在此期間,智利自中國進口額達5.19億美元,同比增長58.7%,智利對中國出口額達6.7億美元,同比增長4.3%。具體而言,智利從中國購買的產品主要包括智能手機、汽車、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風力發電機和鋼鐵產品等;智利對中國出口的產品主要是銅礦石及其精礦、碳酸鋰、葡萄酒、鮭魚和新鮮水果,特別是車厘子。
“從兩國自貿協定生效以來,智利對中國的非銅產品出口已經增加了5倍。”亞涅斯說。
對智利來說,中國新絲綢之路代表了一個新的挑戰。“智利并沒有為參與這一倡議尋求融資或更多的債務風險。”亞涅斯說,“參與‘一帶一路’很有趣,但我們不會借此機會發展有政治意義的項目……事實恰恰相反,我們是借助該倡議發展基礎設施、能源和技術,具有經濟價值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