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塞爾時報6月24日報道,周一,國家銀行發布了關于家庭財富分配的新數據,顯示比利時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比此前預期的更為嚴重。
根據最新方法計算,2022年比利時的基尼系數(國際收入不平等指標)平均為30點,而此前估計為25點。基尼系數越高,表明不平等程度越嚴重。
“我們長期以來認為,與歐盟其他國家相比,比利時的收入不平等程度相對較低。盡管存在顯著的收入再分配,但收入不平等的水平已被顯著上調,”比利時國家銀行的經濟學家兼統計學家魯特格·凱梅爾斯(Rutger Kemels)表示。
這種被低估的收入不平等源于高收入群體系統性地低報收入。
“我們發現,高收入群體在調查中往往不會完全披露其收入。新方法能夠更準確地捕捉這些收入,”國家銀行統計部門負責人羅蘭德·貝滕(Roeland Beerten)解釋道。
2022年,收入最高的1.8%人群占全部可支配收入的10%,而收入最低的27.5%家庭也占了10%的可支配收入,這意味著最富有的9.2萬戶家庭的收入與最貧困的140萬戶家庭的收入總和相當。
收入差距最大的群體是收入最高的1%的家庭,其平均年收入約為430000歐元??芍涫杖氚üべY收入、資產收入(如利息和股息)以及福利,減去稅收和社會貢獻,不包括已實現的資本利得。
可支配收入越高,繳納的稅費和貢獻也越多;然而,這一規律不適用于最富有的1%,因為他們主要依賴資產收入,而資產收入享受有利的稅收規則和免除社會貢獻,從而減輕了他們的稅收負擔并加劇了不平等。
“相對而言,最強大的肩膀并未承擔最沉重的負擔,”國家銀行(NBB)主任杰拉丁·蒂里(Géraldine Thiry)評論道。
儲蓄行為進一步凸顯了這一差距。2022年,底層20%的家庭平均需通過借貸、耗盡儲蓄或依賴家庭支持來維持生計。而頂層40%的家庭儲蓄率最高,超過46%的比利時家庭無法實現儲蓄。
教育、醫療和文化活動等實物社會轉移支付有助于緩解這種不平等。“這些社會轉移支付在減少不平等和提高低收入群體生活水平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國家銀行指出。
來源:https://www.brusselstimes.com/business/1641271/national-bank-reveals-striking-tax-ine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