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發布的《2022年世界機器人報告》顯示,中國在工業機器人方面的大規模投資使該國在機器人密度方面名列前茅,首次超過了美國。在制造業中,相對于工人數量,運行中的工業機器人數量達到了每萬名員工322臺。如今,中國排在第五位。2021年世界上制造業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前5個國家是:韓國、新加坡、日本、德國和中國。
與六年前相比,世界平均機器人密度增加了一倍多(2015年為69臺)。
“機器人密度是全球制造業采用自動化的一個關鍵指標,”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主席瑪麗娜·比爾(Marina Bill)說。全球制造業機器人密度的新平均值飆升至每1萬名員工141臺機器人,是六年前的兩倍多。中國的快速增長顯示了其投資力量,它仍有很多機會實現自動化。”
亞洲機器人密度年增長率最高。
自2016年以來,亞洲的機器人平均密度以18%的復合年增長率激增,2021年達到每萬名員工156臺。同期,歐洲機器人的密度增長了8%,達到129臺。在美洲,達到117臺機器人,增長8%。
韓國機器人密度最高。
韓國在2021年創下了每1萬名員工1000臺工業機器人的歷史新高,位居世界第一。憑借全球公認的電子產業和獨特的汽車產業,韓國經濟受益于工業機器人的兩大客戶行業。
新加坡排在第二位,2021年每1萬名員工擁有670臺機器人。自2016年以來,新加坡的機器人密度平均每年增長24%。
日本排名第三,每1萬名員工中有399臺。自2016年以來,日本的機器人密度平均每年增長6%。
排名第四的德國(397臺)是歐洲最大的機器人市場。
中國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機器人市場。
該國每年安裝的機器人數量最高,自2016年以來,該國每年都擁有最多的可操作機器人庫存。
美國的機器人密度從2020年的255臺上升到2021年的274臺,從世界第7位下降到第9位,與中國臺北(276臺)齊頭并進,落后于中國香港(304臺)和瑞典(321臺)。
日經新聞12月6日報道稱,數據顯示,2021年在全球工廠新安裝的工業機器人臺數比上年增加31%,增至517385臺。因新冠疫情陷入停滯的社會經濟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復蘇,工廠的自動化需求也有所加強。
觀察2021年的安裝數量,中國為268195臺,排在第1位。占世界總安裝量約5成。第2位是日本,為47182臺,第3位是美國,為34987臺,第4位是韓國,為31083臺,第5位是德國,為23777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