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經濟發達,法律完善,政局穩定,罷工率和自然災害率極低。總體而言,是一個安全可靠的投資目的地。但由于中奧之間的政經體制、社會文化與法律差異,中國企業前往奧地利投資,風險防范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一、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
聚焦企業投資目標,開展前期調查與信息收集工作,了解奧地利市場的特點和潛力、法律環境、稅務制度、風俗習慣,對項目或貿易相關的所有方面進行專業調研。
同時,要確保從正規渠道獲得咨詢服務。奧聯邦經濟部和奧地利聯邦商會設立的專門機構——奧地利投資促進署(Austrian Business Agency,簡稱ABA)及其在各聯邦州的協作單位,如維也納商務局等,可作為中國企業赴奧投資初期的可靠信息來源和咨詢服務機構。作為奧地利官方投資促進機構,ABA除了免費為外國企業提供政治、經濟等一般性資料外,還通過其經驗豐富的商務顧問在商務地點設立、特定產業狀況、科技和市場開發等方面為外國投資者提供免費咨詢,以及有關勞工及稅務、潛在供應商、銷售契機、適用的優惠措施、房地產價格等方面的專業建議。
如果企業準備進一步在奧地利投資,ABA可作為其在奧地利各方面的聯絡人,并在優惠申請、土地獲得、分支機構設立、繼續擴大投資規模等方面提供必要的行政支持。
二、尊重當地法律、文化,增進融合
首先,應自覺把促進當地就業、增加當地稅收和保護當地環境作為企業應該履行的社會責任,贏得當地政府和公眾的支持。
其次,要妥善處理與工會的關系。根據奧地利社會伙伴協議,行業從業人員的工資增長協議由不同行業的業主代表與工會代表談判確定;一旦達成協議,企業應履行協議義務。在奧地利,工會不僅主張和維護勞動者權益,也參與公司經營管理。因此,妥善處理與工會的關系,是外國企業在奧地利開展投資需面對的重要問題之一。
此外,在奧地利,個人休假是"神圣"的,企業要絕對保證員工的正常休假。
三、重視國內派出人員赴奧工作的簽證和勞動許可
與歐盟其他成員國相比,奧地利勞動力市場相對狹小,進人門坎較高。歐盟東擴之后,為了保護本國的勞動力市場,奧地利對來自新成員國的人員就業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而歐盟以外國家的人員赴奧地利就業,困難更大。目前,奧地利對包括新加人歐盟的鄰國人員皆實行嚴格的限制。對中國承包工程公司在中標工程項下有關中國勞務進入奧地利,管制尤其嚴格。開展相應投資的中國企業應有充分準備和應對策略。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奧地利工程市場規模有限,歐盟內部企業間競爭異常激烈,因此中國企業進入奧地利市場必須做好充分準備。若想參加當地工程的競標,最基本的條件是需要具備歐盟建筑企業的資質。
四、防范投資合作風險
在奧地利開展投資、貿易、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的過程中,除了特別注意事前調查、分析、評估相關風險外,事中也要積極和全面做好風險規避和管理工作,切實保障自身利益。
首先,應對項目或貿易客戶及相關方進行資信調查和評估,對項目所在地的政治風險和商業風險予以分析和規避,對項目本身實施的可行性精細分析等。
同時,企業應積極利用保險、擔保、銀行等保險金融機構和其他專業風險管理機構的相關業務保障自身利益。包括貿易、投資、承包工程和勞務類信用保險、財產保險、人身安全保險等,還有銀行的保理業務和福費庭業務,以及各類擔保業務(政府擔保、商業擔保、保函)等。
如未實現有效風險規避、發生了風險損失,也要根據損失情況盡快通過自身或相關手段追償損失。通過信用保險機構承保的業務,則應通過信用保險機構定損核賠、補償風險損失,并通過其他相關機構協助追償。
五、其他相關注意事項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奧地利預防官員腐敗及反腐敗的措施非常嚴厲,切忌行賄行為的發生。
此外,奧地利的政黨政治可能影響到外國人的利益。企業如確定在奧地利開展投資合作,對此應有清醒認識和預判,確保做好有效策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