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下午,第三屆鏈博會主題活動—貿促智庫交流活動暨全球供應鏈報告與指數發布會在京成功舉辦。中國貿促會副會長聶文慧出席并致辭。
聶文慧指出,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塑。中國貿促會持續跟蹤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發展態勢。2025版《全球供應鏈促進報告》,利用首創的全球供應鏈促進分析模型,總結全球供應鏈促進體系的最新變化,梳理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促進方面的務實舉措。在上屆發布全球供應鏈促進指數和連接指數基礎上,增加全球供應鏈創新指數和韌性指數,共同構成全球供應鏈指數矩陣。四個指數各有側重、相互佐證,形成有機整體。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院長趙萍發布了2025版《全球供應鏈促進報告》及全球供應鏈指數矩陣。作為鏈博會旗艦報告,2025版《全球供應鏈促進報告》認為全球供應鏈積極因素仍大于消極因素。一是全球基礎設施聯通水平持續提高,全球南方基礎設施建設提質增速;二是全球經貿規則側重全球供應鏈包容發展;三是主要經濟體更加重視自身供應鏈韌性水平;四是以增強現實、生成式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技術創新對全球供應鏈的驅動作用日趨顯著;五是全球金融服務普惠性不斷提升。
作為分析全球供應鏈的最新公共產品,全球供應鏈指數矩陣對全球供應鏈外部環境、連接程度、創新水平、發展韌性進行全面評估。經測算,2018-2024年全球供應鏈促進指數、連接指數、創新指數、韌性指數分別由基值1增長至2.71、1.56、2.16、1.22,表明盡管世界經濟中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因素持續增加,但促進因素占據主導地位,全球供應鏈朝著更有效率、更富活力的方向發展,經濟全球化仍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當全球供應鏈促進指數、連接指數、創新指數中任一指數下降時,韌性指數也會下降,表明全球供應鏈內在韌性相對脆弱,安全性和穩定性仍面臨挑戰;僅當全球供應鏈促進指數、連接指數、創新指數三者均上升時,韌性指數才會上升,表明只有全球供應鏈促進體系各方面共同發力,全面提升發展環境、連接程度和創新能力,才能真正增強全球供應鏈韌性水平。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陳忠、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開荃、高通公司全球副總裁侯明娟發表致辭。會上還頒發了第二屆“全球供應鏈促進研究成果競賽”證書。
國內外政商學界和主流媒體300余人出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