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巴西在人工智能(AI)領域的發展處于快速崛起階段,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數字化及先進技術解決方案等新興科技深度融合,推動巴西加速邁向萬物互聯的智能化未來。據亞太人工智能研究所(AIAPI)預測,巴西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30億美元躍升至2030年的116億美元。巴西管理與戰略研究中心(CGEE)發布的《巴西人工智能科學、技術和創新狀況》報告指出,2000年至2022年間,巴西在全球人工智能研究領域位列第15位,并持續領跑拉丁美洲地區。
當前,巴西已建成144個聚焦人工智能的研究機構,重點覆蓋工業制造、醫療健康、企業管理和物流等領域。通過科研機構、初創企業與行業巨頭的協同創新,巴西正構建產學研聯動的技術生態,促使人工智能技術從實驗室研究向規模化商業應用轉化。這一進程不僅助力巴西推進工業4.0轉型與數字化進程,更成為其強化國家競爭力、塑造全球科技大國地位的戰略抓手。
巴西政府將人工智能視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的戰略性產業。2021年初率先頒布《巴西人工智能戰略》(EBIA),系統指導各州開展人工智能及其解決方案的研究創新與場景化應用。2023年11月,巴西科學院發布《巴西人工智能發展建議》,在揭示技術發展瓶頸的同時,提出從人才培育、數據治理與數字基建三個方面發展人工智能。基于這兩份綱領性文件,2024年7月正式推出《巴西人工智能投資計劃(PBIA 2024—2028)》,以“人工智能惠民”為價值內核,圍繞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培育、公共服務優化、商業創新和監管治理五大領域,全面構建全球人工智能強國的戰略框架,計劃投資規模將超過40億美元。同年12月,巴西參議院通過《人工智能法》,在法律層面確立人工智能系統的運行規范。
巴西立足國情探索出獨具特色的人工智能發展范式。作為全球核心農產品供給國,該國將人工智能深度植入“智慧農業”體系,依托智能農機裝備、農業物聯網與云端大數據平臺,構建作物生長模型數據庫,實現全產業鏈精準調控,推動農業生產效率躍升。教育數字化轉型方面,通過打造國家級在線教育中樞平臺與職業能力數字資源庫,構建覆蓋城鄉的數字化教育生態,有效緩解教育資源分布失衡問題,助力國民基礎教育水平提升。
盡管巴西人工智能發展勢頭強勁,但仍受制于數字基建設施滯后、創新人才斷層、資金投入失衡與監管體系缺位三大結構性挑戰。
首先,在數字基建領域,巴西全國網絡資源呈現高度不均衡特征。首都聯邦區已完成400Gbps傳輸容量升級,但北部、東北部及中西部光纖骨干網尚未完成全面布局,偏遠地區仍存在網絡覆蓋真空。巴西工信部的最新統計顯示,截至2024年9月,巴西移動網絡(3G/4G/5G)人口覆蓋率達92.65%,然而農村地區4G覆蓋率僅為45.56%;聯邦區與羅賴馬州首府博阿維斯塔市的農村網絡覆蓋率差距高達72.84個百分點,凸顯顯著的“數字鴻溝”。
其次,數字人才匱乏制約著人工智能發展。巴西整體數字人才結構仍以基礎技能為主,高端技術研發及管理類人才稀缺。國家教育體系難以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且教育內容與產業實踐脫節。同時,數字素養教育普及不足,基礎教育中系統性數字技能培訓的缺失,導致人才儲備不足以支撐數字經濟轉型。相較于德國等數字化成熟國家,巴西在科技創新與產業研發領域的政策支持滯后,進一步加劇了人才外流與本地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
最后,資金與監管成為影響人工智能發展的雙重短板。在資金方面,一方面,由于發展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涉及多領域協同,資金專項使用的統籌規劃常面臨協調困難、分配不均乃至短缺等問題。另一方面,受外部經濟環境影響,巴西整體經濟陷入下行周期,在保障重點民生工程外,難以持續投入人工智能發展。在監管方面,海量數據的產生使數據隱私、安全及倫理問題對巴西政府監管構成挑戰,尤其是個人隱私泄露頻發,導致公眾對政府網站的信任度僅為48%。
面對這些結構性挑戰,巴西正通過雙邊、多邊合作機制與中國等技術強國對接,以借助外部資源彌補自身短板。中國和巴西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具備“政策+技術+市場”三重驅動力,未來將成為兩國合作新亮點。
從政策層面看,中巴兩國戰略深度對接,引領人工智能協同發展。2024年,中巴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會晤明確將人工智能列為核心戰略合作領域,重點聚焦智能制造、智慧城市、農業科技等方向的技術對接,并計劃通過共建聯合實驗室與產業園區深化合作。在法律與倫理框架共建方面,2025年首屆中巴法律研討會圍繞AI倫理與法律問題展開研討,重點探討算法透明度、數據隱私等核心議題,為技術應用構建合規化路徑。巴西高等司法法院與中國政法大學合作推動人工智能在跨境仲裁、合同審查等場景的標準化應用,探索技術賦能法律實踐的創新模式。
從技術層面看,中巴兩國可以聚焦特色領域,開展差異化技術合作,釋放協同效應。在農業領域,巴西通過無人機與AI技術結合優化農田管理,提升生產效率;中國在農業AI算法、智能農機裝備等領域的成熟經驗可為巴西提供技術支持,推動精準農業規模化落地。在教育領域,巴西正借鑒中國STEM教育模式,加速人工智能領域專業人才培養。兩國通過教育合作推動偏遠地區教育資源均衡化,例如依托AI學習平臺縮小城鄉數字教育鴻溝。在數字基建方面,巴西計劃通過5G網絡、數據中心建設推動數字經濟增長,而中國在5G通信、云計算、數據中心規劃等領域的領先優勢可為其提供技術合作與投資支持,助力巴西構建數字經濟發展新生態。
從市場層面看,巴西人工智能市場在拉美占據先發優勢,中巴合作可打造區域性示范標桿。巴西人工智能應用率位居拉美首位,近八成中小企業已部署AI技術。其農業部門利用無人機巡航采集農產區高清圖像,實時監測農作物生長狀態,成為AI技術落地的典型案例。巴西學術界活力充沛,科技產業持續發展,尤其在農業AI、工業自動化等領域取得多項創新成果,為技術應用提供了多元化測試環境。依托巴西在拉美市場的先發優勢與中巴合作經驗積累,相關技術合作模式可為哥倫比亞、阿根廷等國提供可復制的數字化轉型方案。作為全球南方國家合作標桿,中巴通過聯合聲明提出“構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續星球”目標,其AI合作項目將顯著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話語權。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