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符合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中國堅定不移支持和加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作為中國最大的全國性貿易投資促進機構,中國貿促會擔負著促進對外貿易、雙向投資和經濟技術合作等重要職責,為拉緊中外企業利益紐帶、推動國際經貿往來、促進國家關系發展發揮了獨特作用。在中外工商界的熱絡往來中,中國正為促進產業鏈供應鏈開放合作、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貢獻更多力量。
助中國企業“走出去”
把外國企業“引進來”
哈薩克斯坦、南非、德國……今年以來,中國貿促會組織中國企業家代表團,出訪歐亞非10余個國家和地區,密切中外貿易往來,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
這是今年中國貿促會組織全國貿促系統開展“千團出海”行動的最新進展。近年來,中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和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意愿強烈,中國貿促會組織全國貿促系統及時響應。2024年,全國貿促系統共組織2249批次團組赴102個國家和地區考察洽談,幫助更多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開拓更廣闊的海外市場,拿到更多更優質的外貿訂單。
除了推動中國企業代表團“走出去”,中國貿促會還敞開懷抱,把海外企業代表團“請進來”。2月16日至21日,應中國貿促會邀請,第47次日本經濟界訪華團230余人訪問北京。訪華團日中經濟協會會長進藤孝生表示:“日本經濟界高度重視中國市場,愿持續擴大在華投資,為兩國互利合作貢獻更多成果。”
舉辦“一帶一路”企業家大會、中非企業家大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等系列重大經貿活動;精心組織出國(境)經貿展覽,2024年全國共實施出國展覽項目1100多項,參展企業達5萬家;加強外資促進服務,組建服務外資企業工作專班,協調推動解決一批外資企業合理訴求;組織開展外資企業“地方行”活動,促成一批高質量外資項目落地,助力外資企業“在中國、為世界”;開通“貿法通”數字公共服務平臺,為中外企業提供多語種法律咨詢、國際商事調解、經貿仲裁等服務……近年來,中國貿促會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支持中外企業加強溝通、深化合作、共謀發展,積極推動產業鏈供應鏈開放合作。
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說,面對日益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中國貿促會堅持聯通政企、融通內外、暢通供需,大力拓展貿易投資促進功能,千方百計為中外經貿合作牽線搭橋,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推動各國更好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
使各國更加公平地
分享經濟全球化收益
在手機上打開“貿法通”APP,“法律咨詢”“法律查明”兩項并列置頂,用戶可以在線咨詢國際商事相關的法律問題。“貿促大講堂”欄目則為用戶提供海外投資規則、商事調解案例、經營合規風險排查、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講座。貿法通是中國貿促會服務企業的數字公共服務平臺。中外企業只需點一點手機屏幕,便可隨時隨地獲得優質高效的商法咨詢服務。
一直以來,中國貿促會指導、幫助企業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維護權益,助力企業國際化經營。數據顯示,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貿促會累計受理商事調解案件5萬多起、涉及金額超過1000億元,受理商事、海事仲裁案件4萬多起,受理中外企業專利、商標申請案件60多萬件,有力維護企業合法利益,助力企業建強保護海外利益的法治安全鏈。
中國貿促會助力中國工商界加強國際合作的努力,是中國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的一個縮影。中國持續為世界提供優質的中國制造、穩定的中國供給,在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二十國集團等多邊場合鮮明提出相關倡議和聲明,同印度尼西亞等國共同發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穩定國際合作倡議》,舉辦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穩定國際論壇等重點活動,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面對當前大國博弈更趨激烈、地緣政治沖突加劇、世界經濟復蘇乏力,鞏固和加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合作越來越成為各方的現實訴求和迫切期盼。”任鴻斌說,只有不斷促進中外經貿合作、加強國際經貿往來,才能確保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使各國更加公平地分享經濟全球化收益。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對推動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至關重要。
促進中外產業互融、
創新互促、市場互通
扎實籌備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中國館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有序推進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的籌備工作,向塞爾維亞駐華大使正式遞交2027年貝爾格萊德專業類世博會參展確認函……近來,中國貿促會為拉緊中國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紐帶積極奔忙。
其中,鏈博會將于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舉辦。作為由中國貿促會主辦的、以全球供應鏈為主題的博覽會,鏈博會已成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在近期開展的“千團出海”行動中,中國貿促會還在10余個國家和地區開展鏈博會的推介會和路演活動,得到積極響應。
英國倫敦金融城市長阿拉斯泰爾·金表示,鏈博會已成為促進全球供應鏈穩定、開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平臺,倫敦金融城將推動英中企業在金融、數字科技、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深度合作。
任鴻斌表示,鏈博會以“鏈”為媒,聯接全球企業、產品和服務,構筑起中外產業互融、創新互促、市場互通的橋梁,成為推動中國與世界雙向奔赴、合作共贏的開放型新平臺。
以鏈博會為代表,中國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的行動正收獲越來越多海外工商界的認可。中國德國商會發布共有546家德國在華企業參與的《2024—2025年度在華德國企業:商業信心調查報告》顯示,92%的受訪企業計劃繼續在華運營,61%的受訪企業計劃投資新廠房或設備,50%的受訪企業計劃投資研發創新。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稱,超大規模市場、豐富的場景需求、完善的產業配套體系,這些因素成為外資外企堅定看好中國的重要原因,是中國“搬不走的優勢”。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