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貿促會于2025年1月17日(星期五)上午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楊帆出席,介紹相關情況并回答媒體提問。以下為新聞發布會文字實錄。
楊帆
新聞媒體的朋友們:
新年伊始,歡迎大家參加中國貿促會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我是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楊帆,首先,我向大家通報4條信息。
第一條信息,發布2024年11月全球經貿摩擦指數。
從綜合指數看,11月全球經貿摩擦指數為97,處于中高位,同、環比均有所下降。全球經貿摩擦措施涉及金額同比下降9.7%,環比下降6.3%。
從國別指數看,在監測范圍內的20個國家(地區)中,巴西、印度、美國和墨西哥的全球經貿摩擦指數位居前列,美國的全球經貿摩擦措施涉及金額最多,已經連續5個月居首。
從行業指數看,在監測范圍內13個主要行業中,電子行業全球經貿摩擦指數居首。該行業相關企業應建立長期預警與應對機制,有效預防與化解有關經貿摩擦。
從分項指數看,在監測范圍內的20個國家(地區)共發布26項進出口關稅措施,發起31起貿易救濟調查,向WTO提交技術性貿易壁壘(TBT)通報和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SPS)通報96項,發布進出口限制措施10項,發布其他限制性措施123項。其中,其他限制性措施指數居首位。
在涉華經貿摩擦方面,19個國家(地區)涉華經貿摩擦指數為109,處于高位,較上月下降9個點。其中,美國涉華經貿摩擦指數最高。當月19個國家(地區)涉華經貿摩擦措施涉及金額同比下降6.5%,環比下降13.1%。電子、機械設備和輕工行業涉華經貿摩擦指數處于高位。
第二條信息,發布2024年全國貿促系統商事認證數據。
2024年全年,全國貿促系統累計簽發原產地證書、ATA單證冊、商事證明書等各類證書707.36萬份,較上年同比增長13.9%,這充分印證了2024年我國外貿質升量穩的良好發展態勢。
其中,全國貿促系統非優惠原產地證書簽證金額共計3717.67億美元,同比增長1.23%;簽證份數共計425.55萬份,同比增長9.28%。全國貿促系統優惠原產地證書簽證金額共計771.16億美元,同比增長18.13%;簽證份數共計225.53萬份,同比增長34.17%。2024年,我國外貿實現了總量、增量、質量的“三量”齊升,全國貿促系統簽發原產地證書也實現了份數和金額的“雙增長”。這反映出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穩外貿促增長“組合拳”落地見效,也得益于廣大外貿從業者的辛勤努力。全國貿促系統積極推動原產地簽證系統優化升級,通過廣泛培訓增強企業運用自貿協定原產地規則意識和能力,千方百計為外貿企業發展出一份力。
2024年全年,全國貿促系統RCEP原產地證書簽證金額共計79.82億美元,同比增長10.35%;簽證份數共計27.34萬份,同比增長24.82%。RCEP生效三年來,持續釋放政策紅利,為中國外貿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為中國外貿發展注入新活力。
2024年全年,全國貿促系統共簽發出境ATA單證冊10966份,同比增長18.26%;相關ATA單證冊涵蓋貨值約32.7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11%;辦證企業4203家,同比增長12.71%,這說明,我國企業國際化發展需求旺盛,在積極“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等外貿新動能行業企業的國際宣傳展示、商務交流洽談等外貿活動持續增強。
第三條信息,發布《2024年度中國營商環境研究報告》。
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此作出重要部署。中國貿促會自2016年起連續9年開展中國營商環境調查并發布年度報告。2024年,我們在全國組織問卷調查,回收有效樣本6800余份,實地調研中外企業近千家,編制完成《2024年度中國營商環境研究報告》。
《報告》顯示,從總體看,中國整體營商環境正在不斷優化,中外企業滿意度較高。受訪企業對2024年度中國營商環境評價為4.37分(滿分5分),近九成受訪企業對中國營商環境評價為“非常滿意”或“比較滿意”,較2023年提高2.1個百分點。
從分項指標看,多數穩中有升。《報告》的評價指標體系包含企業設立和退出、基礎設施、生活服務等12個一級指標,指標評價均高于4分。其中,受訪企業對海關服務、企業設立和退出、社會法治3個指標評價較高,對公平競爭、社會法治等7個指標評價有所提升,其中,政策政務、人力資源指標評價提升幅度最大,均提升4%。
從市場預期看,較為樂觀。2024年,超七成受訪企業利潤保持穩定或有所提升,占比與2023年基本持平。超六成受訪企業對中國前景預期良好。受訪企業希望政府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加強惠企政策宣傳和解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第四條信息,發布《第二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傳播影響力報告》。
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已連續成功舉辦兩屆,不僅是順應時代呼喚,促進各方加強溝通、深化合作、共謀發展的國際交流平臺,還是廣泛宣介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中國主張的國際傳播平臺。近期中國貿促會正式發布《第二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傳播影響力報告》。
《報告》顯示,相比首屆,第二屆鏈博會傳播熱度更高、傳播渠道更廣、輿論評價更熱烈、平臺價值更凸顯。展會期間,全球范圍內共監測到與鏈博會相關信息近20萬篇(條),同比增長14.8%,涵蓋境內外各類媒體近3500家。特別是境外媒體高度關注第二屆鏈博會,展期共有境外相關報道近1.5萬篇,覆蓋20余種語言、93個國家/地區、2889家媒體,累計觸達279億人次,同比增長140.5%。
從報道內容看,輿論普遍認為,鏈博會不僅集中展示了中外企業的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服務,還充分展現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關鍵環節的緊密協作與深度融合,用現實場景證明了“脫鉤斷鏈”沒有贏家,也不可能真正做到。李強總理同第二屆鏈博會參展參會企業代表座談,以及韓正副主席出席第二屆鏈博會開幕式并致辭等內容受到境內外媒體高度關注,蘋果CEO庫克在鏈博會展臺上接受采訪時所說的“沒有中國的合作伙伴,就沒有蘋果今天的成就”成為鏈博會上媒體熱度最高的金句之一。
從報道形式看,針對鏈博會精彩酷炫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展覽展示,許多媒體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開展的可視化新媒體報道倍受關注。視頻直播也成為本屆鏈博會的一大看點,如中國網在臉書進行了第二屆鏈博會探館直播,現場偶遇中國貿促會任鴻斌會長并進行采訪,吸引218萬海外網友關注。從鏈博會上我們可以看到,我國多渠道、立體式對外傳播格局正在加快構建完成,國際傳播效能顯著提升。
鏈博會上參展參會企業是海內外傳播報道的最大贏家。除了中外世界500強企業之外,一大批在第二屆鏈博會上參展亮相的專精特新、小巨人、隱形冠軍企業受到參會逾千名媒體記者追捧,其中先進制造鏈、智能汽車鏈和綠色農業鏈最受輿論關注,報道量均超3.6萬條,有的企業反映半天時間就接受了17家主流媒體采訪,吸引來了大量專業采購商洽談合作,充分感受到了鏈博會的熱度。
以上簡要向大家介紹了《報告》的基本內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登錄中國貿促會官方網站查閱、下載《報告》全文進行了解。
以上是我向大家通報的信息。下面回答媒體朋友提問,請大家在提問前先通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機構。
總臺央廣 記者
2024年,我國外貿順利實現質升量穩的目標,可否請發言人介紹一下貿促會在推動外貿發展方面工作情況?
楊帆
2024年,我國外貿發展成績令人矚目,實現了總量、增量、質量的“三量”齊升。中國貿促會建會72周年,貿易促進是融入血液、寫入基因的核心職能。我們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穩外貿促增長各項工作部署,凝聚全國貿促系統合力,以最大努力、最強動力幫助廣大外貿企業抓訂單拓市場,助力實現外貿質升量穩目標。具體來說:
我們在“促”上下功夫。2024年我們組織全國貿促系統開展“千團出海”行動,組織2249批次團組赴102個國家和地區考察洽談,批次數量同比增加17%,國別覆蓋面也增長了10.9%,讓更多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開拓更廣闊的海外市場,成功拿到了彌足珍貴的外貿訂單。我們舉辦第二屆鏈博會、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第八屆中非企業家大會、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工商大會等一系列國際化經貿活動,為各國工商界開展貿易合作搭建平臺。剛才我已經提到,全年全國貿促系統簽發原產地證書實現了份數和金額的“雙增長”,通過一系列貿易便利化提升措施為企業抓訂單加一把力。
我們在“法”上優服務。加快建設國際一流調解、仲裁機構,做優做精知識產權服務,提供全鏈條、一站式、國際化的商事法律服務,為外貿企業保駕護航。2024年我會所屬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新受理案件逾6000起,爭議金額連續7年破千億;商法中心新設10家地方和行業調解中心,全年受理商事調解案件1萬余起;專商所、港專公司全年共代理專利、商標申請4.1萬余件;貿法通網站累計解答企業各類咨詢近38萬次;我們還開展“合規強鏈”行動,為4000多家企業提供合規輔導和排查。
我們在“展”上做文章。2024年中國貿促會共審批計劃出國展覽項目1550項,實際執行1166項,涉及68家組展單位和60個國家或地區。此外,我們將鏈博會作為貿易促進的重要平臺,通過組織參展商和專業觀眾進行6000余次精準匹配,為外貿企業的產品技術和應用服務找到在供應鏈上下游的好朋友、好伙伴。
我們在“智”上出新招。積極推進應用型智庫建設,年內先后編制美國、歐盟、東盟、中亞、日本、澳大利亞等系列營商環境報告,更好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同時代表中國工商界為各國營商環境改善提出意見建議。我們在全國設立54個自貿協定服務中心,編發19本自貿協定實施應用指南,面向企業舉辦系列政策解讀培訓,為廣大企業用好用活RCEP等自貿協定提供智力支持。編制中國貿促會2024年跨境電商重點聯系企業名錄,持續更新跨境電商數據庫,編發中英文《跨境電商電子刊物》,幫助企業及時了解跨境電商相關政策和市場動態。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繼續充分發揮聯通政企、融通內外、暢通供需的功能作用,當好外貿發展的促進者、外貿企業的服務者,以更實措施穩外貿、以更高標準促開放,持續助力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
鳳凰衛視 記者
畢馬威近日發布報告稱,中國龐大的市場潛力和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吸引著大量外資維持并深化在中國市場布局。請問,從中國貿促會了解到的情況看,外資對在華投資營商環境感受如何?
楊帆
2024年四季度,中國貿促會對超400家外資企業進行調研訪問,其中50.3%來自傳統制造業,67%是小微企業,87%來自發達國家或地區,在此基礎上形成了《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外資營商環境調研報告》。
總體來看,超八成受訪外資企業對中國營商環境評價在滿意以上。在10項測評指標中,獲取經營場所、辦理結業手續、解決商業糾紛3項指標的滿意度超90%。
從市場情況看,受訪外資企業持續看好中國市場。超四成受訪外資企業對2025年中國市場評價“好”。其中,近四成受訪美資企業對2025年中國市場評價“好”。近六成受訪外資企業對未來5年中國市場評價“好”。
從經營情況看,超八成受訪外資企業在華產業鏈供應鏈保持穩定,近兩成受訪外資企業已在華增資,超三成受訪外資企業2024年在華投資利潤提高,近五成受訪外資企業預期未來5年在華投資利潤提高,近五成受訪歐洲企業和近四成受訪美資企業預期未來5年在華投資利潤提高。
此外,近期,各權威咨詢機構和外資商協會紛紛發布調查報告或年初展望,比如中國德國商會發布《2024-2025年度在華德國企業:商業信心調查報告》中文版,共有546家德國在華企業參與該調查。報告發現,92%的受訪企業計劃繼續在華運營,61%的受訪企業計劃投資新廠房或設備,50%的受訪企業計劃投資研發創新。根據受訪德國企業反映,長期投資中國,不僅是因為中國市場規模巨大,更因中國市場的活力、優良的人才儲備、完備的產業鏈配套以及完善的基礎設施等。這些都充分證明中國仍然是外商投資興業的熱土。
北京日報 記者
各界都很關注第三屆鏈博會籌備情況,可否請您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楊帆
目前,第三屆鏈博會的籌備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已有近70家中外知名企業簽約參展,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的特色更加突出。同時,第三屆鏈博會海外路演活動即將于本月啟動,首站將在泰國舉行。任鴻斌會長將率中國企業家代表團訪泰,與泰方共同舉辦中泰經貿合作論壇暨第三屆鏈博會推介會。
中泰是親密友好鄰邦。不久前,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會見泰國總理佩通坦,就下階段推進中泰命運共同體建設達成重要共識,共同宣布將2025年中泰建交50周年確定為“中泰友誼金色50年”,深化在貿易投資、互聯互通、科技創新、文化教育等領域合作。
長期以來,中國貿促會與泰方政商各界聯系緊密,在東亞商務理事會、瀾湄商務理事會、APEC工商咨詢理事會(ABAC)等多個區域性多雙邊機制項下有廣泛合作,泰方工商界積極參加由我會主辦的歷屆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瀾湄合作展覽會等重要經貿活動。特別是在鏈博會上,泰國工商界參與踴躍,泰國正大集團是連續兩屆參展的鏈博會“老友”。在第二屆鏈博會期間,泰國貿易院、泰中商務委員會、泰國中華總商會、泰國工業聯合會等四大泰國主要商協會均由主要負責人率團齊聚鏈博會,充分顯示了泰方對鏈博會的重視。
我們將積極落實中泰兩國領導人的重要共識,在泰國辦好第三屆鏈博會首站路演活動,推動中泰工商界深入交流合作,廣泛邀請泰方工商界參展參會,讓第三屆鏈博會成為“中泰友誼金色50年”的一顆金色果實。
另外,任鴻斌會長還將率團訪問越南,在兩黨兩國最高領導人就推進中越命運共同體建設達成的重要共識引領下,積極推動兩國工商界加強交流合作,擴大雙向貿易和投資,以鏈博會為平臺推動兩國企業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慶祝中越建交75周年。
東南衛視 記者
境外展覽是外貿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重要途徑。中國貿促會作為出國(境)經貿展覽管理和服務部門,可否介紹一下2024年境外經貿展覽相關情況?
楊帆
2024年,我們將出國展覽工作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及穩外貿工作有機結合,多措并舉助力企業出海拓商機,剛才我已經介紹了全年出國展覽項目審批情況,有超過5萬家企業實際參展,組織企業數量、展出面積分別同比增長26.3%、23%。
出國展覽從出展項目地區分布看,亞洲、歐洲仍是我國企業赴國外參展的最重要市場。從國別看,出展項目數量排名前五位的分別是德國、美國、俄羅斯、日本和阿聯酋。從行業看,出展前五大行業分別是機械、交通運輸物流、紡織服裝、綜合和食品農產品行業。立足相關數據和分析,我們還編制了《2024年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有興趣的媒體朋友,可前往中國貿促會展覽公共服務網下載。
值得一提的是中美之間的會展合作。2025年1月8日,由中國貿促會和國際展覽與項目協會(IAEE)聯合主辦的中美會展業高層對話會在第二十屆中國會展經濟國際合作論壇(CEFCO)開幕前夕舉辦,對話會以“加強中美會展業交流合作促進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發展”為題,是近年來中美兩國會展業高級別代表首次對話。
中美會展業高度互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加強合作是兩國會展業普遍共識。據中國貿促會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赴美參展辦展項目達139項,參展企業5639家,展覽面積7.3萬平方米,分別同比增長52.7%、51.5%、68.3%,在中國出國展項目數量和面積國別排名中,美國均列第二位。美國企業赴華參展也是熱情高漲,第二屆鏈博會期間,美國企業就再次位居境外展商數量之首,特斯拉、蘋果、高通、惠普等美國世界500強公司紛紛參展。
下一步,我們將不斷優化出國(境)經貿展覽管理和服務,鼓勵和支持更多企業“走出去”,到境外參展辦展,拿訂單拓市場,為推動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記者
近日,最高法、中國貿促會建立“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機制。可否請發言人介紹一下,該機制的建立,將對企業調解商事糾紛,維護正當權益發揮怎樣的作用?
楊帆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健全國際商事仲裁和調解制度。為更好地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日前,最高人民法院與中國貿促會聯合印發《關于建立商事糾紛“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機制的通知》,對建立健全商事糾紛預防化解工作機制提出明確要求。
中國貿促會與最高人民法院建立“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工作機制是指“人民法院調解平臺”與“中國貿促會調解中心在線調解平臺”兩個平臺一對一進行對接,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進入法院調解平臺,調解平臺會將適合調解的商事案件直接推送到貿促平臺,中國貿促會調解中心對于進入貿促平臺的案件,開展先行調解、制作調解協議等相關調解工作。
中國貿促會調解中心歷史悠久、實力雄厚,1987年,經國務院批準正式成立,經過近40年發展,目前已在全國設立了76家地方和行業調解中心,并與境內外23個對口機構建立聯合調解機制或成立聯合調解中心。今后,人民法院將適合調解的糾紛委托到中國貿促會調解中心及分支機構后,商事主體可充分利用中國貿促會調解中心的專業調解資源化解糾紛,足不出戶提交相關材料、掌握案件進展、開展視頻調解、獲取案件文書,滿足自身對于高效解決糾紛的需求,做到既妥善解決糾紛又較好地維護商業合作關系。
下一步,我們將與最高人民法院密切配合,做好試點地區的工作指導,開展各級法院與當地貿促會的對接工作,充分發揮“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工作機制的優勢與作用,推動各地商事糾紛預防化解提質增效,為企業定分止爭提供更高效的服務。
大公文匯 記者
近日,美國商務部發布了新的人工智能相關出口管制措施,請問中國貿促會對此有何評價?
楊帆
美方再次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實施長臂管轄,嚴重危害全球人工智能產業鏈供應鏈安全與穩定。中國工商界對此堅決反對。
近期,美國一再升級人工智能相關出口管制措施,不斷將中國企業納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現在又出臺人工智能出口管制新規。這一系列違背市場規則的單邊主義措施已對中美相關產業合作和全球創新發展帶來嚴重阻礙。
我們注意到,美國人工智能行業與企業代表紛紛表示,該出口管制新規沒有經過充分行業調研與立法審查,相關規則存在誤導性,屬于過度監管,不僅不會提升美國人工智能產業競爭力,還將損害美國及其上下游合作伙伴利益。
習近平主席指出,企圖堵別人的路,最終只會堵死自己的路。發展人工智能惠及全人類,我想以一場馬拉松比賽來作個比喻,比賽是為了通過運動員們的公平競爭,讓人類實現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發展目標,破壞比賽規則和賽道,并不能讓自己跑得更快,反倒可能拖慢所有人的成績,得不償失。
在此,中國工商界呼吁美方尊重客觀事實、遵守市場規則,停止濫用出口管制措施,通過經貿合作、產業合作、技術合作,共同助力全球創新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 記者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已生效實施三周年。前面您提到,全國貿促系統簽發RCEP原產地證書份數和金額“雙增長”。能否介紹一下,中國貿促會在推動高質量實施RCEP方面工作情況?
楊帆
自2022年1月正式生效以來,RCEP持續釋放關稅減免、通關簡化、貿易投資便利化等制度紅利,推動區域開放合作,強化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推動亞太地區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我國是RCEP最大經濟體,也是高質量實施RCEP的積極推動者,中國貿促會作為全國性貿易投資產業促進機構,一直積極致力于推動高質量實施RCEP。
一是優化商事證明。三年以來,全國貿促系統RCEP原產地證書簽證金額共計219.63億美元,簽證份數共計64.74萬份。剛才我已經介紹了2024年的情況,簽證金額與份數分別同比增長10.35%和24.82%,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我們還通過組織企業培訓會、座談會等多種方式,針對RCEP原產地規則、關稅減讓等政策進行深度解讀,發揮原產地簽證優化升級系統的平臺作用,為企業提供全面的自貿協定應用輔導和國際化經營策略建議,提升企業利用RCEP原產地規則的意識和能力。
二是搭建公共平臺。舉辦RCEP經貿合作高層論壇、促進貿易高質量發展暨RCEP等自貿協定推廣論壇等系列經貿活動,為各國工商界攜手高質量實施RCEP提供交流合作平臺。通過中貿促FTA服務網、貿促會FTA全球通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數字公共服務平臺,實時發布RCEP生效實施最新動態資訊及享惠案例近400篇。依托貿企通、貿法通全天候為企業提供咨詢,詳細解讀RCEP帶來的市場開放機遇和產業鏈供應鏈深度合作模式,提高企業知曉率及規則利用率。
三是提供智力支持。我們對全國重點地區、對重點產業深入調查研究,完成《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商務應用指南》《我國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評估體系研究報告》《RCEP生效實施對我國產業升級影響》等系列研究成果,為企業更充分、更便捷享受RCEP政策紅利提供了實用的“工具書”與“指引圖”。
四是強化宣傳培訓。充分發揮67個自貿協定地方服務中心作用,建設一支規模大、結構優、分布廣的RCEP規則解讀和實際操作指導的專家隊伍,僅在2024年就舉辦RCEP等自貿協定解讀相關培訓近200場,線上線下15萬余人次參訓。同時,我們還結合企業實際情況,為企業量身定制“最優享惠組合”,并總結形成優秀案例集推廣、復制,指導更多企業將RCEP政策紅利實實在在地轉化為了海外市場競爭力。
中國貿易報 記者
貿法通作為中國貿促會服務企業的數字公共服務平臺,近期運行情況如何?有哪些企業咨詢熱點和趨勢值得關注?
楊帆
目前,貿法通中文網站累計發布各欄目信息約4.5萬條,累計瀏覽量1764.9萬次,國際版網站自2024年上線以來,發布英文版中國法律數據、國內商事法律資訊等信息共計3840余條,瀏覽量1.2萬次,上個月,貿法通還正式上線了APP。全國已有30家地方貿促會參與輪值服務,通過中、英、日、韓、蒙、俄、老撾、緬甸八語種電話咨詢以及在線、留言、郵件等多種渠道,累計解答企業各類咨詢近38萬次,涵蓋出證認證、國際貿易、國際合規、爭端解決、知識產權等領域,涉及80多個國家和地區。
本月,通過貿法通平臺便捷的咨詢服務,各地方貿促會協助企業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例如,浙江省商法中心以“敦促履約函+警告函”方式化解一起溫州公司與科威特公司的國際貿易合同履行糾紛;寧波調解中心訴前調解一起寧波企業與西班牙企業的買賣合同貨款糾紛;溫州調解中心僅用10天時間就成功化解一起吉爾吉斯斯坦企業與溫州企業的汽車購銷合同履行糾紛;瑞安調解中心順利化解一起美國服裝公司和瑞安電商企業的商標侵權糾紛。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整合全國貿促系統商事法律服務資源和力量,統籌貿法通中英文網站、APP等多個平臺渠道,推出更多具有針對性的咨詢熱點和專欄,更為務實、更加有效地為廣大中外企業提供法律支援服務。
各位媒體朋友,還有十來天,農歷新春佳節就要到了,在此,我也提前向各位媒體朋友致以誠摯的新春祝福,祝愿大家新春快樂、工作順利、闔家幸福、萬事如意。
大家有沒有其他問題,如果沒有的話,今天的發布會就到這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