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賦能產業鏈發展已經是全球企業的共識。第二屆鏈博會現場,眾多行業龍頭企業展現了產業智能發展最新成果,比如全球領先的機床和工業母機、數字化程度很高的智慧工廠、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等。
變廢為寶,是全球500強企業霍尼韋爾此次參加鏈博會帶來的一大亮點。霍尼韋爾通過自主研發的技術,將地溝油、廢棄脂肪等廣泛的可再生原料轉化成可持續航空燃料,能夠減少80%的溫室氣體碳排放量,幫助航司實現低碳飛行。
霍尼韋爾是第二次參加鏈博會,和上一屆相比,霍尼韋爾的實物展品數量比去年增加了三分之一,其中包含多款根據中國市場需求本土研發和制造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鏈博會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機會。”霍尼韋爾中國總裁余鋒表示,“希望能夠與全球知名企業、供應鏈專家以及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伙伴等進行交流,探討合作機會,共同構建低碳、靈活、強韌的供應鏈體系,賦能中國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霍尼韋爾企業展臺
中交集團是全球領先的交通基礎設施綜合服務商,主要從事公路、水運、鐵路、機場等交通基礎設施和城市基礎設施的投資、設計、建設和運營業務,在大交通、大城市領域具有全產業鏈一體化服務能力。
走進中交集團的展區,“天鯤號”模型引人注目。“天鯤號”誕生于2017年,是國內首艘從設計到建造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型自航絞吸船。天鯤號的絞刀功率為6600千瓦,可以開挖單側抗壓強度50兆帕內巖石,泥泵輸送功率17000千瓦,最遠吹填距離可達到15公里,設計每小時挖泥6000立方米。“天鯤號”被評為“全球十大名船”,被稱為“大國頂梁柱”“造島神器”“地圖編輯器”,與大飛機、航母并列“央企十大國之重器”稱號。
“天鯤號”是中交集團裝備制造單位上海振華重工近年來的代表產品,是我國科技實力的重要代表,讓中國正式進入國際高端疏浚市場,也為中國南海島礁建設作出卓越貢獻。此外,中交天和“雪山號”首創壓注工法新型硬巖掘進機、中交西筑“瀝青攪拌設備”“稀漿封層車”等,都展示了中交集團用先進科技賦能基礎建設的成就。
中交集團企業展臺
當前,全球新業態新產業蓬勃發展,高端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科技創新作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核心驅動力,正深刻改變著傳統產業的面貌。”中國貿促會副會長于健龍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