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日韓(成都)中小企業經貿交流會在蓉舉辦
“其實我觀察到,許多國際企業都已經在成都設立了研發中心或者是生產基地,通過技術轉移、人才培訓等方式推動了雙方的技術交流與產業升級,未來隨著成都在智慧城市、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持續深入,預計在智能交通、環保技術、健康醫療等領域也將迎來更多的合作機會。”韓國研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原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熱鬧的會場、忙碌的企業,見證著企業間經貿合作的熱潮。在李原在看來,中日韓(成都)中小企業經貿交流會為促進企業間的交流合作與探索新機遇提供了重要平臺。
由成都國際商會、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成都代表處、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成都代表處主辦的2024中日韓(成都)中小企業經貿交流會于10月28日至29日在蓉舉行。活動以“積極合作,互利共贏”為主題,為中日韓三國的中小企業搭建了產業融通創新對接與國際經貿合作大平臺,不斷推動一系列合作共識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
為合作創造機會
“我們希望通過接觸,發掘更多商機和企業潛在需求”
中日韓在經濟上的深度融合,決定了三國應當做攜手發展的近鄰,把彼此視作發展道路上的親密伙伴和重要機遇,不斷發掘經濟的優勢互補點、合作增長點,實現更高水平互利共贏。
“今年是中日韓合作機制建立25周年,三國展現了更深入的合作形式,特別是在經貿合作領域。”在中日韓合作秘書處副秘書長圖師執二看來,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對于高質量發展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至關重要,在社會穩定和國際競爭力方面更發揮著關鍵作用。“我們希望通過這樣面對面的交流和接觸,發掘更多新的商機和企業的潛在需求。”圖師執二說。
圖師執二是第一次來到中日韓(成都)中小企業經貿交流會的現場,“感覺真的很不錯!當前中日韓三國的經貿交往十分密切,直接讓中日韓企業面對面,直接討論和碰撞,再選擇可行的方案去做,這一過程中可能就有新的機會。”
合作是初衷,這次中日韓(成都)中小企業經貿交流會從產業對接到環節設計都花了一番“心思”——聚焦中日韓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與環保等先進制造業,以及文旅、大健康、現代農業及跨境電商貿易等行業領域,圍繞企業需求舉辦系列經貿交流和企業配對洽談等活動。當然,目的還是為合作創造機會。
在交流的過程中,很多日韓企業以及經貿促進機構均有提到,成都與日韓在市場、資本和技術等方面優勢高度互補。
這些和中國國際商會副秘書長徐梁所表達的觀點相呼應,“中日韓三國同處世界經濟最具活力的東亞地區,經貿合作空間廣闊、發展潛力巨大。尤其是成都,作為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與日韓經貿往來頻繁,具有政策護航、產業集聚、市場鮮活、交通便利等優勢,為企業的創新發展和創業活動提供了良好空間。”
企業家關心成都市場,也是關心自身未來發展的機遇。
“我們深感榮幸,非常珍視參加這一重要會議并可以和諸多企業交流的機會。”李原在表示,得益于良好的基礎設施、豐富的人才資源以及開放的投資環境,成都持續表現出對外資企業的較強吸引力,有很多外資企業都將成都視作進入中國西南市場的理想門戶,“我相信,通過和成都在生命健康領域的進一步交流合作,一定會有不錯的成果與收獲。”
前不久,成都市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行,釋放出下一步發展的強烈信號:成都將強化園區在經濟發展中的主陣地主戰場作用,以園區“一子落”,帶動經濟“全盤活”。
為抓住此契機,向中日韓的企業家們充分展現成都產業發展質效,超40家日韓企業和外地企業組成的考察團還在交流會前夕兵分三路對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成都高新區數字經濟服務平臺等產業園區、創新服務平臺和潛力項目進行考察,邊看邊聊,尋找落地機會。
“預計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我們將在成都設立西南地區唯一的分公司,深耕IP內容板塊。”上海美安海普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梁正告訴記者,通過實地考察,已初步選定了心儀的園區,下一步將在合作形式上進行更深入的溝通,爭取早日進入成都市場。
“目前公司的業務板塊涵蓋三類:對外貿易、生產制造及IP內容孵化。”梁正介紹,其公司總部位于韓國,在中國的業務拓展已延伸至杭州、上海、北京等多個主要城市。在他看來,成都是一座充滿活力且極具包容性的城市,“對于IP內容孵化而言,創意、思想碰撞與資源整合就是生產力,而成都恰好擁有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
交流會現場,武侯區還會同彩虹集團現場布展,全方位展示營商環境、特色商品,并專題推介眾多優質項目,搭建起產銷對接、資源鏈接的交流平臺。彩虹集團在現場進行了路演推介,展示其前沿的創新產品、尖端技術等,開場僅半小時,現場簽訂訂單就超過了200萬韓元。
給未來積蓄動能
“面對面”精準洽談,釋放出318條供需信息
近年來,成都與日韓的企業合作交流持續深化,而中小企業正在經貿交流中站上C位。作為中日韓三國中小企業經貿合作的重要活動之一,中日韓(成都)中小企業經貿交流會已經連續舉辦兩屆,受益受惠中日韓相關商協會、機構、中小企業達到400余家。
持續釋放開放紅利,讓成都的大市場成為中日韓中小企業的大機遇,這是成都舉辦交流會的初衷。
這次交流會期間,中國四川省成都市、日本橫濱、日本長崎、韓國大邱廣域等分別對投資環境、園區、產業資源等進行推介,成都文創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日本BUSTER株式會社、韓國研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帶來環保科技、生物技術、文旅文創等創新項目路演。
“我現在一半時間在日本,一半時間在成都。”株式會社詩克樂海外戰略室室長、成都音和娜網絡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坂口幸太郎說,“成都有很多優秀的企業、品牌和工廠,這對以后的業務拓展很關鍵。”目前,音和娜的主要業務范圍包括日本本土電商運營、日本到中國的跨境進口電商運營、中國到日本的跨境出口電商運營。
在配對洽談環節,現場167組中日韓企業進行“面對面”的精準洽談。
事實上,主辦方在活動舉辦前一個月,就向中日韓企業廣泛征集企業洽談需求和市場合作信息,并根據需求定向邀請、配對相關企業與機構,經過線上精心篩選,線下實現無縫對接,167組中日韓企業經過“一對一”的精準洽談釋放出318條供需信息,并初步達成供需合作意向項目61個,涵蓋了數字經濟、新能源與環保、文旅文創等多個領域。
企業收獲滿滿,讓配對洽談活動更加精準務實。
“通過精準配對,我們和多家企業已經建立了聯系,并且達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接下來還將通過進一步的洽談,實現技術交流和市場資源共享。”后藤(成都)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代華說,“洽談企業匹配度都很高,這讓交流會更高效。感謝有這樣一個寶貴的平臺,讓我們可以直接與潛在合作伙伴面對面交流。”
專程趕來配對洽談尋找機會的企業還有不少,韋斯實驗室也在其中。
“只有充分了解市場和客戶需求,才能提供更多貼近需求、具有競爭優勢的產品和服務。”韋斯實驗室副總經理周必偉相信,交流會能帶來雙贏的商機,“我們和日韓美妝領域企業有較高的契合度,希望通過這樣的接觸能夠匹配到符合需求的企業,為拓展日韓市場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另一邊,簡陽市組織四川空分設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大川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簡陽高架面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通過現場實物展示、項目路演、配對洽談等形式,與日本、韓國企業機構進行交流。現場,簡陽高架面食品有限公司與日本企業達成了石橋掛面采購合作協議。
“平臺溢出效應不斷放大,不僅在促進商品和服務供需對接、增進貿易往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還不斷地為城市產業協作、經濟發展積蓄動能。”成都市貿促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指導成都國際商會等經貿機構持續深化成都與日韓投資經貿等方面的合作,引導帶動更多日韓等國際企業落地成都,加大支持在蓉企業“走出去”的力度,助推成都企業拓展日韓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