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燦爛,瓜果飄香,八月的新疆再迎盛會。8月22日,第八屆國際調解高峰論壇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舉辦,3個國際組織、15個國家和地區相關專業人士云集烏魯木齊市,共商國際多元化爭議解決的前沿議題,讓商事調解這一專業領域更多為公眾所了解。
商事調解有什么特點?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國如何應用這一手段化解商事糾紛、推進經貿投資發展?本屆論壇將為新疆涉外法治建設帶來哪些機遇?記者在精彩紛呈的論壇發言中一一尋求答案。
國際調解合作進一步深化
在商業活動中,調解是一種具有獨特優勢的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與仲裁、訴訟相比,結果更加可控、協議更易執行、成本更加低廉,能夠更好維持伙伴關系、保守商業機密,是被國際社會廣泛認可的化解商事爭議的方式。
黨的十八大以來,商事調解在非訴訟糾紛解決領域、改善營商環境方面作用日益凸顯。以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貿促會”)調解中心為代表的商事調解機構,通過辦理調解案件、建立國際合作、制定規則標準等方式,推動中國商事調解和法治事業不斷走向世界。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健全國際商事調解制度,為進一步做好商事調解工作指明了方向。
“靈活高效的調解背后,是對于零和思維和對抗意識的糾正,是對立足長遠、合作共贏理念的堅持。”中國貿促會副會長、調解中心主席于健龍介紹,中國貿促會調解中心依托自身國內調解工作網絡與國外法律服務機構、商協會組織的良好合作關系,積極為中外商事糾紛當事人提供專業、國際化的調解服務。
自2016年起,中國貿促會每年舉辦一屆國際調解高峰論壇。本屆論壇以“深化解紛機制改革,推進經貿投資發展”為主題,聚焦糾紛預防與解決機制的國內外最新發展,展望了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突出作用。
論壇舉辦當天,中國貿促會商事法律服務中心與中亞國際仲裁院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多元化爭議解決推廣交流方面展開合作,通過宣傳擴大雙方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加強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國際調解交流與合作。
同時,中國貿促會商事法律服務中心與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共享資源和信息,實現調解和仲裁優勢互補,共同推動法律服務行業的發展進步。
“訴訟仲裁調解的融合發展已經成為國際商事爭端解決的國際潮流。”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與解決組織秘書長沈佩蘭表示,愿與各方攜手合作,共同推動爭端預防與解決領域的創新,促進多元糾紛解決方式融合發展,為優化國際營商環境,推動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智慧成為國際共識
“從國際來看,商事調解制度是中國及中華文明對世界法治的貢獻,是中國人引以為傲的東方經驗,展現了中國堅持開放包容、互利共贏,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規則體系的理念,是中國的一張重要名片。”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王其江表示。
“在當今國際法治領域,我們有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王其江說,2020年9月,包括中國在內的46個國家和地區在新加坡共同簽署的《聯合國關于調解所產生的國際和解協議公約》正式實施。以此為標志,調解制度與訴訟制度、仲裁制度并列,成為解決商事糾紛的“三駕馬車”之一。
參加論壇的嘉賓們分享了各國商事調解的經驗和成果。
“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企業希望擺脫二元化贏(輸)結果,轉而采用能夠維護關系的調解解決方案。”英國信用調查與管理機構董事長卡爾·哈克曼介紹了他所了解的歐洲及亞洲一些國家訴訟案件大量積壓并帶來巨大壓力的情況,他認為非訴訟爭端解決方式即調解是便捷公正的解決方案,而且這一需求不斷增加。
“其實商業關系就像婚姻關系一樣,有些時候我們可能有不同的意見,有時候我們會爭吵,但是我們坐下來,其實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卡爾·哈克曼說。
“美國的訴訟費用非常昂貴,訴訟案件可能需要多年才能解決。”來自美國的利奇·提什曼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約翰·德科爾介紹,該所受理的大多數商業糾紛都是通過調解解決的。
約翰·德科爾分析了調解這一爭議解決手段廣泛應用的原因——就原告而言,成功的調解將使原告獲得賠償,而無需承擔獲得判決的延遲和費用;對于被告而言,成功的調解可以限制原告獲得更高判決的風險發生,并將訴訟辯護的費用降至最低。
“調解為企業提供了一個獨特平臺,以高效、低成本的方式解決爭議,維護業務關系。我們努力使做法與全球標準接軌,確保企業能夠以與對方合作共贏的方式解決國際商事糾紛。”蒙古國際爭端管理中心(蒙古國家商會商業調解中心)風險管理分析師賓德里雅·策仁朋薩爾瑪說,國際合作對于整合這種新的爭議解決文化至關重要。
打造區域間國際商事調解高地
在本屆論壇上,中國貿促會中亞調解中心落戶新疆并舉行揭牌儀式。
中國貿促會新疆調解中心于1997年成立,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為充分發揮涉外商事調解的便利性、靈活性特點,更好服務國家向西開放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中國貿促會批準為新疆調解中心加掛中亞調解中心牌子。
今后,中國貿促會中亞調解中心將更好地為中國同中亞國家商事主體就近提供貿易政策解讀、市場信息咨詢等服務,協調各方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分歧,為各國商事主體發展創造良好外部環境。
同時,該中心的成立也將助力新疆完善涉外法治建設,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更好地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高質量建設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
記者了解到,去年,在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當天召開了中國—中亞仲裁論壇,設立了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中亞庭審中心,這是中國新疆國際化多元爭端解決機制邁出的重要一步,不少國際爭議解決機構來到新疆,與新疆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
今年,為更好落實《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支持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法務區”建設,中國貿促會選擇在新疆舉辦第八屆國際調解高峰論壇。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和橋梁,彰顯著調解‘合作共贏’的精神。隨著共建‘一帶一路’深入推進,新疆成為中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于健龍說,在新疆舉辦本屆論壇,可謂正逢其時。
新疆貿促會副會長萬相昱表示,新疆將充分發揮“一帶一路”核心區獨特區位優勢,與各方一道,共同為區域內提供更加便利有效的國際公共產品、共同推動中國—中亞調解事業蓬勃發展、共同打造區域間國際商事調解高地,為國際經貿往來提供優質、高效、專業的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努力把新疆自貿試驗區打造成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