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客觀反映各國知識產權保護情況差異,幫助中國企業全面了解全球重點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政策、市場等維度的評價信息,中國貿促會持續開展全球知識產權保護指數研究工作,并于6月28日發布《2023年全球知識產權保護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瑞士的全球知識產權保護指數排名第一位;中國排名第七位,與德國、韓國、日本、新加坡等9個國家處于同一梯隊,處在中等偏上水平,整體實力高出平均水平4.8分,尤其是IT和數字通信技術的專利授權量、每千億美元GDP的居民專利申請量、地理標志擁有量、創意產品出口額占貿易總額的比重、科技期刊文章發表量、每十億美元GDP簽發的ISO9001證書數量、企業研發人員占研發人員總數比重、世界500強企業數量等指標均排在評價國家第1、2位。“這客觀反映了中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以及過去一年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進步。”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趙萍表示。
與此同時,我國在SCI(科學引文索引)收錄“高被引”論文占比、進入國家階段的PCT(《專利合作條約》)專利申請量的比例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一定差距。趙萍介紹,未來,隨著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的深入實施,中國將會進一步鞏固在知識產權領域取得的優勢,不斷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進一步融入全球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和全球創新活動,持續優化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