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發布報告《新冠肺炎疫情與電子商務全球回顧》,對2020年全球數字經濟和電子商務發展情況進行了梳理和回顧。主要觀點如下:
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數字經濟和電子商務實現前所未有和無法預見的增長。隨著全球經濟活動放緩和貿易封鎖成為新常態,企業和消費者行為越來越“數字化”,呈現出在網上提供和購買更多商品和服務的態勢,電子商務在全球零售貿易中的份額從2019年的14%提高到2020年的約17%。聯合國大會主席沃爾坎·博茲基爾(Volkan Bozkir)在報告發布活動上表示,電子商務的強勁發展勢頭將會在新冠肺炎疫情復蘇中持續下去,各國應充分認識到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挑戰,采取積極措施支持政府和公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向數字化轉型。聯合國貿發會議代理秘書長伊莎貝爾·杜蘭特(Isabelle Durant)表示,能夠“數字化”的企業和消費者有助于緩解這一流行病造成的經濟衰退。
各國家和地區電子商務發展存在差異。新興經濟體消費群體的網絡購物轉型速度更快,很多國家和地區電子商務平臺交易量得到了大幅增長。例如,2020年第二季度,拉丁美洲的在線市場Mercado Libre的日銷售量是上年同期的兩倍;2020年前六個月,非洲電子商務平臺Jumia的交易量同比增長了50%;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中國在線零售額占比從19.4%增加到24.6%;哈薩克斯坦在線零售額占比從2019年的5%增加到2020年的9.4%;2020年3月,泰國的購物應用程序下載量一周內即增長了60%。但許多最不發達國家受制于昂貴的寬帶服務費用、過度的現金依賴、消費者信任匱乏、民眾缺乏數字技能以及政府對電子商務關注有限等原因,電子商務發展緩慢,阻礙了該國消費者和企業充分利用和融入電子商務。
數字鴻溝持續加劇情況值得警惕。報告顯示,全球領先的數字平臺將在更大程度上受益,很多電子商務、遠程工作和云計算的解決方案是由數量較少的大型公司提供的,這些公司主要位于中國和美國。而規模較小的公司可能在細分領域表現更突出,但他們的市場份額與數字巨頭相比仍然相形見絀。聯合國貿發會議負責人弗萊德·里克松(Fred Rikson)認為,數字經濟的巨大鴻溝已經存在。聯合國貿發會議技術和物流主任莎米卡·西里曼納(Shamika N.Sirimanne)表示,在數字經濟發展中,具有利用電子商務潛力的國家將更好地從全球市場中受益,而那些未能這樣做的國家則有可能進一步落后,結果將導致更嚴重的不平等,這將有可能破壞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為了避免數字鴻溝進一步擴大,一些發展中國家政府已經進行干預,以保護企業和個人收入。例如,哥斯達黎加政府為沒有在線服務的企業建立了平臺,并推出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和短信服務,以促進農業、肉類和魚類產品生產商開展貿易;塞內加爾政府開展了一項宣傳、教育和提高認識運動,介紹電子商務對各階層人口的好處;印度尼西亞政府啟動了能力建設方案,以加快微型、小型和中型企業的數字化。
電子商務是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聯合國大會主席沃爾坎·博茲基爾(Volkan Bozkir)表示,數字鴻溝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就已經存在,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挑戰,可以通過集體努力和國際支持予以消除,必須充分利用電子商務這一迅速出現的工具來實現。為此,報告提出包容性電子商務行動要點,列明三類主體應采取的行動:一是各國政府要改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促進數字支付,搭建在線交易監管框架,完善公共政策和商業慣例,建立一個有利于電子商務發展的生態系統;二是企業要加大對數字創業的關注力度,特別是小企業要更快進行數字化轉型,從數字貿易中創造價值;三是國際社會要找到新穎、大膽和聰明的方法,加強與各國政府、私營部門合作,推動創新和優化數字貿易領域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