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委書記沈曉明在談加快海南自貿港建設時透露,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簡稱消博會)將于5月首次舉辦。財政部等相關部門正在加快制定出臺國家級展會境外展品免稅政策。屆時,境外展品在展期內進口和銷售免稅,免稅政策的力度不遜于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
首屆消博會以“開放中國,海南先行”為主題,重點圍繞時尚生活、珠寶鉆石、食品、汽車、消費電子、文化創意、旅居生活、醫療保健品等消費品類,邀請全球知名消費品品牌參與展會,打造多業態、多品類的高端交易平臺。
海南大學旅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耿松濤日前在接受《中國貿易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舉辦消博會對海南自貿港建設有重要意義。
他說,消博會作為海南省展示和推介的重要平集聚全球消費領域資源,展現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最新成果,與全世界分享中國機遇,促進海南自貿港招商引資;消博會為各國客商搭建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信息化的貿易投資平臺,為全球貿易商和投資者營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消博會有利于海南用好展會品牌效應,推動更多國家級展會落地海南,展示更鮮明的會展業國際話語權,促進雙循環格局形成,充分發揮自貿港引領作用打造開放新高地。
“從戰略定位來看,定期舉辦消博會有益于海南省積極融入國內大循環,抓住國家擴大內需戰略機遇。在‘十四五’規劃期間,通過舉辦國際級展會項目,大力發展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推動海南自貿港建設,為全球貿易發展提供增量。” 耿松濤說。
耿松濤認為,免稅政策帶來的紅利在展會中有兩點體現:一是免稅政策的落地,推動免稅經營主體多元化,進一步豐富免稅商品種類,實現免稅品品牌、品種、價格與國際“三同步”,促進更多展商和展品入駐展會;二是免稅政策可促進境外展品在展期內進口和銷售免稅,進一步促進國內消費回流,充分發揮國內市場優勢,吸引更多消費者參與消費品博覽會,暢通國內大循環,全面促進消費。
“中央提出以內循環為主,雙循環并重的新發展格局,而免稅既是內循環也是雙循環的一個重要焦點。中國擁有14億人口,市場廣闊,消費需求、消費量巨大。”耿松濤說,“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向好,消博會不僅可以滿足本國不斷提升的消費需要,同時響應國際旅游島的定位,勢必會成為吸引國外游客選擇來海南旅游的一大亮點。”
“就目前發展來看,海南現在是全球免稅和旅游零售業的中心,也是該行業唯一的全球熱點。基于免稅政策帶來的大旅游、大健康、大文化、大展覽、大教育消費都在轉型升級。隨著復工復產的有序進行,后疫情時期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發展拐點,這是海南自貿港引起世界矚目的關鍵時期。”耿松濤說。
記者了解到,作為國際免稅貿易平臺,首屆消博會將進一步起到開放樞紐作用,強化商品進口集散功能;作為招商引資平臺,首屆消博會組織了行業權威組織、頭部品牌舉辦行業主題對接活動;作為推介合作平臺,首屆消博會匯聚了全球消費精品、技術和服務,是海南融入世界發展的最好接口。
“作為一名新海南人,我對首屆消博會充滿期待。”耿松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