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貿促會已在全國各地區和行業中批準設立了48個經貿摩擦預警中心和174個經貿摩擦預警點,覆蓋全國主要省市和重點行業,形成了政府、民間機構、企業相互配合的工作體系,彌補了我國對外經貿摩擦應對工作中民間這個“短板”。2020年,中國貿促會批復同意設立中國貿促會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柳州市、桂林市、防城港市、欽州市、貴港市、百色市7個經貿摩擦預警點和中國貿促會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中藥材香辛料經貿摩擦預警點。至此,中國貿促會經貿摩擦預警點已覆蓋廣西大部分地市,廣西貿促系統經貿摩擦預警工作網絡初步形成。
截至11月底,廣西各預警機構廣泛收集、及時發布各類經貿預警信息200余條,舉辦“新冠疫情造成合同履行困難的救濟措施—不可抗力和情勢變更如何適用”等不同類型的線上培訓,組織企業參加中國貿促會舉辦的法律風險與摩擦應對培訓班等培訓,參加企業代表超5000人次;利用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廣西辦事處、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廣西辦事處、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廣西調解中心等常設機構組織企業參與案件應對;成立廣西國際商會法律專家咨詢委員會,及時、準確、高效解答企業相關咨詢 600 余條;編撰“商事法律八桂行”服務企業指南、《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中國企業常見法律問題與應對》手冊,為企業提供最大限度的法律支持、幫助與應對措施;發起成立廣西防疫物資出口聯盟,幫助廣西醫療物資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搶抓機遇,抱團出海,促成企業出口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德國、意大利、巴西等 16 個國家,總金額超過 6000 多萬元;舉辦中國—東盟商事法律合作研討會,就中國和東盟商事法律領域的合作進行全方位探討,務實解讀法律法規,闡述各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線上線下參加企業代表約8800人次,幫助廣西企業增強應對國際經貿風險防范能力,提升經營水平。
廣西貿促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摩擦預警機構廣泛吸收行業商協會、科研院所、法律咨詢機構、重點企業等參加,并與商務、質檢、海關、知識產權等政府有關部門建立密切工作關系,為廣西外向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下一步,廣西貿促會將根據地方產業特點,更快更好地布局設點,扎實推進預警機構建設,做好預警信息雙向傳遞、組織企業參與案件應對、參與WTO貿易政策審議、開展宣傳培訓等工作,為地方外經貿發展提供經貿預警等全鏈條商事法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