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10月中下旬以來中外媒體、各大網站等陸續公布的各國經濟數據,部分國家和地區經濟運行情況綜述如下:
歐元區經濟第三季度反彈幅度遠超預期。歐元區19個國家第三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飆升12.7%,第二季度為萎縮11.8%,同比下降4.3%,但較前三個月14.8%的萎縮有所改善。歐元區的平均增幅主要受到第二季度經濟封鎖最嚴重的國家的提振,這些國家包括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它們季度經濟增幅在16.1%至18.2%之間。長8.2%。
美國第三季度GDP增長33.1%。美國繼今年第二季度創紀錄下跌31.4%后,第三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增長33.1%,但仍低于新冠疫情暴發前水平。第三季度經濟受到企業重新開工、消費者支出上升等短暫刺激而大幅攀升。但即便反彈力度較大,美國第三季度實際GDP仍較疫情前峰值低3.5%,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9%。
德國經濟形勢依然“脆弱”。受疫情影響,德國經濟今年預計將萎縮5.1%,明年將增長3.7%。鑒于疫情仍在持續,當前德國經濟形勢依然“脆弱”。其他國家在疫情期間的經濟發展狀況也將對德國經濟產生巨大影響。疫情是否得到有效遏制以及德國以外的經濟體的發展狀況,是影響德國經濟下一步走向關鍵。
意大利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預計下滑。2020年意大利國內生產總值預計下降9.5%,且前景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疫情發展對家庭與企業信心以及全球市場的需求或構成持續影響。第三季度意大利工業生產預計環比上升30%左右,但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服務業目前只得到部分恢復。
荷蘭第三季度經濟增長創歷史新高。荷蘭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環比增長7.7%。是荷蘭中央統計局自1987年發布季度經濟數據以來,該國創下的季度經濟最高增幅。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荷蘭經濟在今年第二季度收縮8.5%,也是創下歷史最大降幅。
新加坡經濟第三季度環比增長7.9%。今年三季度初步經濟預估數據顯示,隨著經濟活動在解除封鎖措施后逐步重啟,第三季度經濟表現有所改善,萎縮幅度從二季度的13.3%縮小至7%。環比來看,經季節性調整后,三季度經濟環比擴張7.9%,與二季度萎縮13.2%相比,出現明顯改善。
日本第三季度實際GDP創紀錄增長21.4%。第三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上升5.0%,按年率計算增幅為21.4%,為有可比數據以來最大增幅。第三季度占日本經濟比重二分之一以上的個人消費環比回升4.7%。受疫情影響,第二季度該指標驟降8.1%。此前,日本經濟已連續3個季度下滑,第二季度按年率計算降幅達28.1%。
韓國三季度經濟實現環比增長。韓國第三季度經濟環比增長1.9%,特別是出口強勢反彈,較二季度增長15.6%。這是疫情發生以來韓國經濟首次實現環比增長。上半年出口銳減給外向型為主的韓國經濟造成打擊,得益于出口和設備投資的增加,三季度經濟增長實現觸底反彈。
泰國第三季度經濟同比萎縮6.4%。隨著泰國新冠疫情形勢好轉,政府放松了對國內商業活動的限制并采取一系列經濟刺激措施,今年第三季度泰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萎縮6.4%,降幅較前一季度明顯回落。但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將繼續對泰國出口和旅游業造成負面影響。
越南經濟逐步企穩向好。越南經濟今年第三季度增長2.62%,高出第二季度0.39%的增幅。越南經濟加快恢復得益于有效的疫情防控。中國經濟的強勁復蘇是越南經濟復蘇前景較為樂觀的一大重要外部因素。越南前三季度有兩大類商品從中國進口額超過百億美元,分別為電腦、電子產品及零部件和機械設備。
印尼經濟三季度降幅收窄。印尼第三季度GDP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49%,這是繼第二季度同比下降5.32%后,印尼經濟連續兩季度同比負增長。但與二季度相比,今年第三季度經濟增長了5.05%,顯示出經濟復蘇跡象。
印度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將萎縮9.6%。世界銀行發布報告顯示本財年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將萎縮9.6%,反映了新冠疫情給印度經濟帶來了巨大沖擊,印度的經濟衰退將比預期的嚴重,這是印度經濟增長四十年來首次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