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2020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對話會以線上形式舉行。同日,APEC工商領導人中國論壇在北京召開。
論壇以“數字生產力”為主題,聚焦當前數字科技對各領域生產力復蘇的驅動與變革,呈現數字經濟之路的“中國智慧”,來自APEC工商理事會及中國工商界約300名嘉賓參會。
APEC助力區域經濟一體化 數字經濟成為經濟增長引擎
“從長遠角度看,數字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經濟形態,已逐步與實體經濟相互融合,成為推動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會長高燕在致辭中指出。她表示,亞太區域一貫重視數字經濟領域合作,為此各方也在《促進互聯網經濟合作倡議》《APEC互聯網和數字經濟路線圖》等方面達成一致,這與中國未來重點發展領域存在共識。中方愿同亞太各經濟體一道,共同挖掘數字經濟潛力,打造更多精品合作項目,分享數字經濟產業紅利。
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在致辭中表示,APEC區域經濟一體化目前取得的成就令人欣慰,在“茂物目標”指引下,APEC各經濟體平均關稅顯著下降,貿易和投資額大幅增長,這些成績為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提供了動力和信心。同時,APEC未來合作前景依然可期,亞太各國已共同制定“2020年之后合作愿景”并將提交至領導人會議審議、批準,一旦通過,愿景文件將為工商界提供更有利的發展條件。
“疫情下,數字經濟在促進社會穩定、增加商業韌性方面的優勢更加凸顯。”王受文表示,中國將與各經濟體一道,縮小區域數字鴻溝、反對濫用國家力量打壓科技企業,堅定對數字經濟發展的信心,打造亞太經濟新增長點。
馬來西亞駐華大使諾希萬·再納阿比丁在致辭中呼吁,各國工商界要共同營造可靠、兼容、開放、可及和安全的數字環境,以推動地區互聯互通和包容性發展。
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積極融入循環新格局
在當前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之下,中國工商界應如何更好地推動和融入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進程?
APEC中國工商理事會主席、中國化工集團董事長寧高寧指出,疫情進一步讓大家意識到整個世界是不可分離的整體,面對共同的風險挑戰,沒有誰能夠獨善其身。當前國際化的阻力和挑戰顯而易見,疫情期間,不論哪個國家提出反對全球化,反對貿易自由化,割裂產業鏈的政策,都會受到整個APEC工商界強烈反對。
“中國這個超大經濟體,讓企業鍛煉出很多本領,是可以到海外市場幫到當地的。”APEC工商咨詢理事會(ABAC)中國候任代表、滴滴出行總裁柳青表示,亞太命運共同體和國際合作共贏的精神,讓年輕科技企業很受鼓舞。
提到怎樣把中國經驗帶到海外,柳青說,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立足民生去創新,不斷去發現滿足服務對象的需求,道理都是一樣的。據她觀察,很多西方企業做事情是“一刀切”,用一個產品打全球,不愿意為了新興市場改代碼、改產品,但中國企業會更有合作精神、服務精神。“我們心態上是開放的、包容的、尊重的,看到豐富多樣的需求,用科技的手段去滿足它們。”
數字城市已成為全球發展重點
會議期間,在APEC中國工商理事會框架下的APEC中國數字經濟委員會正式成立,旨在助力工商界參與數字經濟建設,為數字化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平臺。同日,APEC中國工商理事會發布了數字經濟城市伙伴計劃,并聯合波士頓咨詢公司、巨量引擎共同發布了主題報告《建設數字城市,釋放數字生命力——數字時代下,提升城市新生代吸引力》(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全球城市的競爭核心已經從資本轉變為人才,人才吸引是各個城市發展的重要命題。具有創新力、消費力和生產力的新生代人才,越來越受到城市人才爭奪的關注。未來,對新生代新吸引與導入越強的城市,發展潛力越大。
《報告》顯示,數字城市已經成為全球的發展重點,各國城市都在進行積極嘗試與布局。歐洲已有118座城市出臺了數字城市相關項目,美國在過去兩年中有54座城市已經或正籌備開展,印度出資15億美元用于100余座城市的數字建設。中國作為全球數字城市的主要戰場正走向世界最前沿,截至2019年,我國數字城市試點已經超過700個,全世界正在建設的1000多個數字城市項目中,超過50%在中國。
《報告》稱,“缺乏理性的頂層戰略規劃”“商業模式難以持續”“數據互聯互通程度低”“數字生態尚未形成”這四方面問題,仍然制約著我國數字生命力的釋放。需要構建“以人為本”的城市戰略愿景,打造基于場景驅動的數字商業模式,打通壁壘強化數據體系的雙向互通,建立良性循環的數字生態。
(記者:高歌、徐祥麗)